草场门站化身人文美育新空间
更新时间:2025-09-01 13:02 浏览量:2
当人们走进地铁站,一段悠扬的钢琴声拂过耳畔。循声望去,一座漆黑发亮的钢琴正静置于站厅一侧,随着青年演奏者的指尖跳动,巴赫的旋律如溪水般流淌于车站大厅。有人放缓步伐,有人驻足聆听,还有人在不被察觉的瞬间,嘴角扬起一丝微笑。
“世界文学之都”南京的地下空间,正悄然发生一场“温柔变革”。8月29日,由南京地铁集团与南京艺术学院联合打造的草场门艺术车站正式落成。这座镶嵌在城市地下交通网络中的“艺术客厅”,以小型舞台、钢琴演奏、书画长廊等多元形态,将艺术之美融入市民的日常出行,让原本功能和色彩都偏单一的地下空间蜕变为可感知、可参与、可浸润的美育载体,也为南京地铁“人文地铁”品牌理念写下了生动的新注脚。
1号线“金陵览胜”聚焦城市记忆与地域文脉、3号线“红楼文化”重现名著经典场景、4号线“宁人伟业”还原历史名人风采……自1999年成立以来,南京地铁集团始终以“人文”为内核,先后在全线网打造了数十座精美绝伦、各具特色的文化墙,让地铁成为川流不息的“城市文化长廊”。“艺术不只是在博物馆、美术馆里的高雅体验,更应该走入人间烟火,与城市日常生活同频共振。”南京地铁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南京地铁文化车站矩阵中的“新成员”,本次草场门艺术车站的诞生,是南京地铁对“人文地铁”理念的坚守、深化与创新,也是将艺术深度融入城市公共生活的生动实践——不再局限于静态的艺术展示,而是让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蝶变为可互动、可体验的动态艺术空间,让市民在步履匆匆的通勤途中,能随时停下来感受美,与艺术“撞个满怀”。
全新的草场门艺术车站,如同一座“微型艺术展馆”。崭新的三角钢琴静静伫立,南艺师生与艺术爱好者将定期在此演奏,为乘客日常通勤注入音乐的活力。书画长廊里,由南艺名家精心创作的艺术作品整齐陈列——或绘花鸟栩栩如生、山水意境悠远,以笔墨勾勒中华传统美学意趣;或挥毫泼墨,以笔墨纸砚绘山河、写春秋,用书法传递汉字文化魅力。站内的每一处精心点缀、每一个艺术元素,都是对金陵人文底蕴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诠释。
一曲奏罢,赢得阵阵掌声,南艺钢琴表演专业研二学生房可维兴奋地说:“很开心学校附近能有这么好的场地提供给我们,让我们有机会把所学技艺展示给大家,希望能给更多乘客带来‘耳朵上的快乐’。这对于我们的学习实践也很有帮助,让艺术真正从舞台上来到生活中!”
据悉,草场门艺术车站以“装置艺术+固定乐器+定期表演”为核心内容,结合南艺全链艺术门类及日常教学作品,并联动高校艺术社团定期举办表演,如小型音乐会、舞蹈表演等,将车站打造为学生的实践舞台,为乘客带来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希望借助草场门艺术车站,未来策划举办更多精彩的文化活动,让南艺丰富的艺术形式、多元的文化氛围走进大众心灵。”南艺现代音乐与科技学院2023级学生唐云涛告诉记者。
南京地铁与南京艺术学院携手合作,将高校的艺术资源与城市的公共空间有机结合,让艺术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城市的纽带,让车站成为展现南京城市魅力的窗口。如今,当地铁列车穿梭于南京的地下脉络,草场门艺术车站如同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用悦耳的旋律、鲜明的色彩扮靓市民的出行路。在这里,艺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殿堂之作,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日常;在这里,“人文地铁”的理念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流淌在音符里、镌刻在画卷中、传递在市民笑容里的真实温度。
(江南时报记者 姬传涛 文 袁宇韬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