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葛焕军——诗韵国风亚洲国际艺术节特别推荐艺术家

更新时间:2025-09-02 23:52  浏览量:1

前言:在亚洲广袤的文化版图之上,诗与画,如两颗明珠,交相辉映,承载着各国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礼赞和对心灵的探索。“诗韵国风亚洲国际艺术节(书画)”,正是这样一场以诗为魂、以画为体,汇聚亚洲多元艺术风采的文化盛会。

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够打破语言和地域的界限,直抵人心。在这一场诗韵与国风交织的艺术盛宴中,我们希望观众不仅能欣赏到书画作品的形式之美,更能透过笔墨与色彩,感受到亚洲各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人文精神。让我们在诗韵的引领下,漫步于国风的艺术长廊,领略亚洲书画艺术的无限风光,共同谱写亚洲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葛焕军,笔名:无敌勇士,山东莱阳市人,1966年8月出生,1986年入伍,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信阳陆军学院后勤财务系,2001年转业至今工作于潍坊市委办公室。
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长期以来,自己对文学作品有着较浓的兴趣,酷爱阅读和写作,在《齐鲁文学》《潍坊晚报》《网络文学》《望安山文学》《黄土地文学》《乡村文学》《文学纵横》《长江文学》《作家报刊》《学习强国》等等几十家报刊、杂志发表了百余篇文章。被电视台特邀人物专访。参加各类征文大赛若干次,荣获多个参赛大奖。出版了百万字的个人专著:《飘过村庄上空的云》、《乡村里的那些奇闻异事》、《那山、那水、那个古村》、《山的那边就是家乡》乡村四部曲。
现为中国民间故事创作成员,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香港特别行政区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文学会员,王安山文学编委,中华国粹艺术名家特邀编委,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员,CCTV中视文化频道签约艺术家,潍坊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潍坊市电影家协会会员等等。

《寻找》
作者:葛焕军(原创)

在一个秋高气爽
细雨绵绵的日子里
我踏上了寻找之路
踏入了自己曾经工作和战斗的地方
我去寻找自己青春的足迹
寻找那座汗水洒过的军营
寻找那一个个远去的故事
寻找让我念念不忘的~潍坊军分区。

如今
军分区的老营区
早已经变了模样
旧貌变了新颜
一座座高楼大厦
拔地而起
我站在高楼下
面对高楼林立
蔚为壮观的建筑
让我有些迷失了方向的感觉
它给我的寻找
增添了一份迷茫。

我在寻找
寻找记忆中的营区旧址
回忆它那曾经的模样
那刻
自己内心有一种五味杂陈
酸酸的感觉
脚下的土地
曾是自己耕耘了十多年的地方
青春的往事
军中的故事
历历在目
它们早已镶嵌在了我不忘的记忆里。

我在寻找
在高楼大厦下寻找
在小区的门里门外寻找
寻找那63亩军分区的影子
寻找它的蛛丝马迹
哪怕能找到它的一草一木
都能给我拥有值得回忆的理由
从东到西
从南到北
一圈又一圈
一遍又一遍
我在不断地寻找
希望能寻找到记忆中的画面。

面对摩天碍日的建筑
我把三点作为参照物来寻找
一是:
青年路小学
它曾经与我们是一墙之隔
如今
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依旧在响起
二是:
健康街上一排排梧桐树
曾经的小树苗
现已长成绿树成荫的大树
三是:
63亩军分区大院里
唯一保留下来了一棵老槐树
它曾生长在办公大楼的西南角
首长宿舍楼西侧的路边上
就是那棵小树苗
现如今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我翻过栏杆
跨越冬青
来到它的身边
抚摸着它那沧桑的树干
心中充满着无限的激情与激动
几十年过去了
它已是根深蒂固
傲然挺拔
深深扎根于旧址上
它像一根定海神针
高高地竖立在小区的高楼里
无论风吹雨打
它依然坚守着那块阵地
它的存在
给我的回忆
又增加了一份无限的激情。

我立足在办公大楼
和机关食堂的旧址位置上
站了许久
回忆了许多
我追忆着那段难忘的过去
一幕幕青春故事
仿佛就在昨天
就在眼前
它像穿越了时空一般
在我脑海里闪过
又忽现在我的耳旁
我仿佛又听到军号声
听到了战友们的口号声
听到了食堂里锅碗瓢盆的声音
所有的想象和回忆
都给我的寻找
增添了无限的美好。

往事不堪回首
在军分区工作的那段美好的经历
它像一首歌
续唱着青春故事
像一段旅行
给我的行程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像一幕幕历史剧
让我的回忆
变的丰富多彩。

俗话说: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一代代官兵从这里走出
他们奔赴在全国各个工作岗位
无论离开了多久
走的有多远
这里留下了他们那段难忘的故事
青春故事
永远述说不完
美好回忆
将是连续不断
你我的故事
也许并不精彩
但我们的回忆
必将是美好无限。

2025年9月编写于世界风筝都

《父亲的保密故事》
葛焕军
我的父亲,作为淮海战役的亲历者,在他身上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保密故事。
1948年冬天,淮海战役打响,父亲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支前队伍,奔赴战场。父亲一边给前线运送给养物资,一边向后方运送受伤的战士。
一天,几架敌机突然俯冲而下,投下了几颗燃烧弹便仓皇而逃。父亲的腿部不幸被弹片击中,胳膊和腰部也被火灼伤,父亲忍着剧烈疼痛被迫撤离了前线。
父亲被转移到了后方,在养伤期间,部队首长向他们宣布了一条保密纪律:“同志们,你们都要牢记,战场上的所见所闻都是军事机密,你们不论是在养伤期间,还是回到家乡后,都不能向外人透露半点战场上的信息”。
战争结束后,父亲伤势也恢复的较快,在回到家乡后,当父老乡亲们问及他淮海战场上的所见所闻时,他总是笑而不语。
步入晚年的父亲,特别喜欢看革命战争题材的影视片,情到深处时总会偷偷抹眼泪,仿佛当年战火纷飞的场景再次浮现在脑海中,部队首长的殷殷嘱托又再一次回响在了耳畔。
五十多年来,父亲一直践行承诺、守口如瓶,将部队首长的嘱托、战场的经历都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尘封在岁月的长河中。深嵌在父亲腿上的弹片,早已化作一片铠甲,守护着他内心深处的秘密。
父亲身上这种忠诚于党,严守秘密的精神,凝铸成淳厚家风,代代相传!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