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还坚持开演唱会,张学友的敬业给内娱的“混子们”上了一课
更新时间:2025-09-04 04:17 浏览量:2
文丨禄
“天王”张学友对自己也太“狠”了,演唱会遭遇“滑铁卢”却大受观众好评。
张学友这一次的“敬业”,真是给娱乐圈的“混子们”狠狠的上了一课。
1995年张学友唱片直接销量成为世界第二,仅次于迈克尔·杰克逊。
即使是2025年,依旧在《中国最高段位十位明星》的列位中。
高超的唱功和帅气的脸庞简直是上天赐给张学友的宝藏。
可没想到在最近的演唱会中,张学友竟然频繁“滑铁卢”。
在之前信手拈来的高音部分竟然频频破音,这使得之前的“歌王”唱功遭到质疑。
本是奔着“仙乐”来的,但是没想到结果却大相径庭。
本以为张学友会就此“跌落神坛”,被网友一顿“抨击”。
可没想到经过这一事件,粉丝们不仅没有责怪张学友,而是对他大加赞赏。
原来,张学友因为呼吸道感染已经难受多日,知道自己状态不佳的张学友在演唱会上竟主动提出“退票”。
张学友提出:如果观众无法接受可以协商退票,还主动提出了是否中止演出.
可观众看到张学友如此真诚的一幕,谁又忍心这样“伤害”她呢?
60岁的张学友带病演出,而且在上海站还加唱了六场,强度依旧不减,大家纷纷称,张学友是“铁人”。
都已经“家财万贯”的他为何还要如此执着于开演唱会呢?
据传张学友因为炒股负债累累,而妻子又挥霍无度,所以张学友只好以此“打工还债”。
可这一谣言在最后也被本人亲自澄清了,张学友称并没有此类事情发生.
而自己60岁还在开演唱会是为了完成当年那次“约定”,第一千场演唱会。
张学友这个行为真的是不得不让人感叹,这也太敬业了.
即使是身体已经很难受了,却依旧保持真唱,遇到问题就主动提出承担。
这和娱乐圈的一些“混子”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娱乐圈“混子”五月天当年的“假唱风波”还真是闹了不小的动静,都是“老歌手”了,却整上“假唱”这一套了。
这可是演唱会,观众花了钱来的,却只收到了假唱的现场,这给谁谁不恼火。
这件事情的始末还得从一个博主说起。
博主鉴定五月天的演唱会现场,一共12首歌,居然有一半都是假唱,还提供了各种证据,这一下子让粉丝炸开了锅。
这个争议还惊动了警方,不过在警方经过权威的调查后,最终将五月天从深渊当中拉了出来。
在否定假唱争议后,该博主也自觉的删除了视频。
其实娱乐圈的假唱现象十分常见,在2024年跨年晚会上,有很多人都陷入了“假唱风波”。
不仅如此,多档音乐节目上也被频繁曝出有人疑似假唱。
因为观众对声理没有专业认知,所以对假唱“傻傻分不清”,但这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确实是不可取的。
之后部分现场会为了避免假唱争议,特别标注“半开麦”或者“垫唱”标签。
要说演唱会能有多混乱,那还得当属“时代少年团”,这种不用心的行为也让好多粉丝感到“心寒”。
部分女粉丝被异性保安强制搜身,包括摸胸,掀裙子等非正当行为,甚至有粉丝的物品被保安故意摔坏。
主办方在之前提出道歉并且增加了女保安,可对于这种“暴力”行为却含含糊糊试图搪塞过去。
管理现场也极为混乱,多个粉丝因为中暑晕倒。
此次事件引起粉丝大不满,多数粉丝也因此脱粉,时代少年团路人粉大大下降,这时代少年团不是纯纯“自砸饭碗”吗?
这种演唱会乱象很明显看出了作为主办方的不用心,这是对粉丝不负责更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实在是让人心寒。
同为明星,有人敬业到生病都舍不得休息,而有人却连自己的演唱会都“敷衍了事”,这更显得张学友的真诚“弥足珍贵”了。
可这种超高负荷的演出方式真的好吗?
当年张学友因为耳水不平衡症直接在台上重重的摔到了地上,可站起来依旧坚持演出。
这种行为大大损伤健康,虽然大家都对张学友的敬业大家赞赏,可是却有部分观众认为这是在“自我感动”。
张学友巡演创收的收益已经累计到十亿之多,这也意味着张学友付出了十分多的精力。
娱乐行业将艺人健康视为“可消耗品”,而张学友这种被压榨的行为疑似被“道德绑架”。
虽然敬业是良好的职业素养,可是过度营销“敬业”可能会适得其反,部分网友认为这种营销“没有必要”。
“演员也是人”应该呼吁行业建立更加合理的工作机制,而且敬业本质上与“演唱专业”也不挂钩。
张学友如今的巡演记录已经破了华人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实属令人震惊,而且他的“作用”还不止如此。
张学友演唱会上累计抓获逃犯超60名,甚至公安都公开致谢,而他的歌曲为华语乐坛的贡献更是不在话下。
华语经典播放量百分之十五都是他的歌曲提供的,就连火遍大江南北的周杰伦也深受张学友的影响。
谁又能想到当年的他只是航空公司的一个小小的票务员,没有背景没有资源的他一步步摸爬滚打走到了今天。
曾经只是“业余唱歌”的他却获得了香港演艺学院荣誉博士,恐怕路人都要说一句张学友“太牛了”。
曾经被调侃是“四大天王”中最丑的,可是他用实力让所有人闭了嘴。
他是一名歌手,也是一个有着积极向上影响的前辈。
希望张学友能在歌手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为华语乐坛创造出更加优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