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古代名家17:吴道子,靠一根“神奇的线”翻身,成为盛唐艺术圈的超级画圣

更新时间:2025-09-04 10:53  浏览量:1

百位古画名家 17 (排名不分先后)

▲ 唐.吴道子(传).《送子天王图》大阪市立美术馆

孤贫少年,终成画圣

吴道子少时孤寒,家贫无依。后学书法,墨池笔冢,竟在挥毫间悟得书画同源之妙。未及弱冠,他已穷丹青之妙,笔画间皆似有神助。

早年,他曾在韦嗣立之幕僚,后弃官从艺。墨染素绢,笔走龙蛇,名声渐起,终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入内供奉,专为皇室创作。

宫中岁月,他绘尽人间神佛。曾与剑圣裴旻、草圣张旭相交,三人曾同场献艺,一时传为盛唐佳话。随玄宗东封泰山时,他与陈闳、韦无忝共绘《金桥图》,所画山水桥梁与二人之作并称 “三绝”。

天宝年间,玄宗命他赴嘉陵江写生。他未携片纸,只以心为稿,归长安后,一日之内,在大同殿壁上泼墨三百里江山。李思训数月之功,竟不及其一日之韵,玄宗叹服,称其“真画圣也”。

吴道子晚年收卢稜伽为徒,其笔法几近乱真,世人谓 “吴生之风有继”。约公元 759 年,一代宗师离世,唯留 “吴带当风” 的画韵,于史册中千古流芳。

▲吴道子(传).《宝积宾伽罗佛像》.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画圣执笔 吴带当风

若问为何尊为画圣?不过是:
以线为骨,以气为魂。
不摹形貌,直取精神。

他开创了“吴家样”,自此,中国人物画有了新的筋骨,飘逸如云,劲健似松。墨线翻飞间,神佛衣带当风而起,千年画工自此有了仰望的峰峦。

一笔兰叶描,破开旧法的桎梏。线条忽如惊雷顿挫,忽似流水圆转,衣裳褶皱里藏着风的形状。

世人叹其“吴带当风”,却不知那飘举的衣袂后,是化繁为简的魄力,将万物凹凸阴阳,皆凝于一线,而神韵自生。

终其一生,墙壁素绢皆成道场。大幅壁画气吞山河,小幅卷轴亦纳千钧。墨迹所至,磊落峻伟,仿佛画框再宽,也困不住笔下奔涌的魂灵。

躬身力行,无问西东

吴道子的一生,从孤苦少年成长为宫廷画圣,从笔墨追随到自成一家。他未曾困于贫贱,亦未迷失于富贵,只将一生心力倾注于丹青。

其 “用一根线条去体验万物” 的天才技法,让中国白描从“形”升华到了“神”,这
背后必定是无数次刻苦练习与辛勤浇灌。深耕与坚持是通往卓越的必经之路,在穿越无数个暗夜后,画家最终与画笔合二为一,以独特的艺术语言成为 “画圣”。

这恰似极致专注的修行,是破局的胆识、凝练的智慧与专注的定力。

世人常问:“何为丹青之妙?”
答曰:“心外无物。”

画圣虽逝,吴带当风之气韵长存。

乙巳年.五月廿九

舒晴

于海上.齐物社

【今日份插图介绍】

《送子天王图》

其为纸本墨笔,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传为宋摹本)。画面取材于佛教故事,描绘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抱子拜见天神的场景。吴道子以 “兰叶描” 技法勾勒线条,笔势顿挫起伏,如 “吴带当风”,衣袂飘举间尽显动感;墨色浓淡相宜,仅以线条便表现出人物神态与衣物质感,突破了初唐重彩勾勒的程式。

画中天王威严、天神雍容、侍者恭谨,连神兽亦具灵动之气,展现中国人物画 “以线立骨” 的审美范式,是书画同源理论的早期典范。

舒晴整理 (2025.06.24)






▲ 唐.吴道子(传).《送子天王图》大阪市立美术馆

. 以上对原图画有适当修改,如截图、调色、修瑕等

【画家介绍】

吴道子

(约680年-759年)

唐代杰出画家,尊为画圣。


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擅长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题材,尤以佛道、人物画闻名,长于壁画创作,作品气势恢宏,笔法飘逸,世称“吴带当风”。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