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抗战时期“孩子剧团”发展而来的重庆市孩子艺术团招新

更新时间:2025-09-04 12:20  浏览量:1

1991年2月,重庆市孩子艺术团成立当日与教师的合影。

80多年前,一支特别的剧团在上海成立,并一路辗转来到重庆,他们就是抗战时期享誉全国的“孩子剧团”。80多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孩子剧团”精神将有了新的延续!9月4日,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介绍,由当年“孩子剧团”发展而来的重庆市孩子艺术团要招新了。

据介绍,即将启动的重庆市孩子艺术团新一届团员招募,主要面向全市4岁半至16周岁的青少年儿童,公开选拔音乐、舞蹈、器乐及语言表演四个领域的新团员。成功录取的团员将获得免费培训机会,每周进行一次集中训练,并根据演出需求灵活安排额外排练课程。表现优异的团员将有机会参与各类重要演出活动。

重庆市孩子艺术团的小团员向原“孩子剧团”团员张英、黎昭洁等爷爷奶奶敬献红领巾。

该艺术团自诞生起即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红色文化使命,此次重启旨在延续抗战时期“孩子剧团”的精神血脉,培养新时代具有艺术素养与爱国情怀的少年儿童。

重庆市孩子艺术团的历史可追溯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一批8至16岁的孩子在共产党员吴新稼的带领下,于上海成立“孩子剧团”。他们以文艺为武器,辗转全国七省进行演出,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宣传抗战精神。1940年,剧团在重庆完成《黄河大合唱》的首次完整公演,成为抗战文艺史上的一座丰碑。

重庆市孩子艺术团下乡慰问演出。

1991年,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孩子剧团”以“重庆市孩子艺术团”之名重建,明确其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平台。艺术团建立多个专业队伍,以“团班结合”模式开展业余训练,注重艺术教育与历史教育相结合。

重庆市孩子艺术团自成立以来取得显著成绩:1994年首登央视六一晚会,2000年赴中南海演出并获国家级“蒲公英奖”多项金奖,2008年赴新加坡进行文化交流,近年更凭借《心中的小萝卜头》《挖哩哩》等作品屡获全国大奖,包括“群星奖”入围和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2022年,重庆市孩子艺术团的原创作品《心中的小萝卜头》参与了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决赛。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艺术团始终秉承“服务少儿、繁荣创作、推动美育、促进交流”的宗旨,不仅培养出了知名演员熊乃瑾、舞蹈演员汪子函和主持人薛焱丹等优秀艺术人才,更成为融合“巴文化”特色与红色精神的教育平台。

此次招募新团员,旨在进一步弘扬抗战时期孩子剧团爱国奋进的精神,在新时代少年儿童心中植根信仰,传承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艺术团将致力于打造成为市级一流、具有鲜明红色底蕴的少儿文艺团队。后续招募信息敬请关注官方平台发布的最新消息。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