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好看指南| AI与想象力共振,刘海粟美术馆开启“机·智”艺术季,地铁线路将化身青年艺术移动画廊
更新时间:2025-09-04 20:46 浏览量:2
9月4日,聚焦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创造力核心命题的“机·智——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简称:青年美展)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大展将于2025年9月13日至11月23日在刘海粟美术馆盛大启幕。本届展览以“机·智”为主题——“机”寓意人工智能(AI)的澎湃浪潮,“智”象征人类独有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旨在探索人机共生时代艺术的新可能。展览迎来历史性扩容,除刘海粟美术馆本馆展厅外,首次增设C·PARK海粟文化广场D栋及中庭广场区域,以更广阔的空间容纳时代青年艺术才思的奔涌。
>
大展主海报
4000余件佳作解答:人机关系走向何方?创大展投稿数量新高本届大展主题直指当下最前沿的科技与人文议题,主题为《机·智》。“其寓意在于,在以算法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亟需探索人类艺术创造力、想象力和应对能力的各种可能性。”总策展人、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林明杰阐释到。
展览共计征集到海内外青年艺术家4060件/组精彩佳作,投稿数量创下刘海粟美术馆新馆恢复举办该品牌大展以来的历史新高,充分体现了青年艺术家群体旺盛的创作热情和展览日益扩大的全球影响力。投稿作品类型在传统的平面绘画、雕塑装置之外,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趋势,广泛分布于新媒体影像、实验摄影、艺术设计、数字艺术(包括AI生成艺术、算法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潮流艺术(如潮玩设计、街头艺术衍生)、跨媒介装置等新兴艺术类别。这种创作媒介的广泛拓展,正是对当下喷薄向前的人工智能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文化变革的敏锐呼应。青年艺术家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前沿的媒介语言,通过艺术创作来共振和回应这个技术深刻介入生活的时代,展现了他们对科技与艺术共生关系的多元思考、深刻反思与大胆实验。这次所有参展艺术家的出生日期均为1980年1月1日之后,他们是真正成长于信息时代、浸润于科技环境中的一代。目前,经过由策展人、学术主持、知名专家评委、艺术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多轮严格评审,入围展览作品约在400件,入展名单将稍后公布于“刘海粟美术馆”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
发布会现场
艺术环线融入城市血脉、创作真人秀拉近观展距离……多元联动打开青年艺术生态在往届大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届大展力求实现全维度扩容升级,主办方积极联动更多元化的艺术伙伴与社会资源,以“机·智”点亮艺术的能量之环,重磅推出四大新举,构建更开放、互动、可持续的青年艺术生态。
1. 艺术驶入城市动脉:首次携手申通地铁,打造上海4号线艺术环线专列(延安西路站首发)。这一创举将艺术展览空间延伸至城市公共交通的毛细血管中。精心挑选的优秀入展作品将以高清复制品或数字化呈现的形式,登陆4号线地铁环线多个核心站点,成为市民日常通勤中的“艺术显眼包”。艺术环线诚邀更广泛的公众走进展厅,亲身感受青年艺术的蓬勃朝气与思想锋芒,让艺术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脉搏。
2. 创作现场真人秀:首次策划“YoungV短视频计划”。 该计划旨在揭开艺术创作的神秘面纱,拉近艺术家与公众的距离。主办方将邀请参展的青年艺术家们拿起手机或专业设备进行自拍,真实记录创作过程中的幕后细节、工作室环境、生活状态、灵感来源以及面对挑战的心路轨迹。此外,分策展人们也将持镜走近部分正处于创作关键期的青年艺术家,以纪实性的真人秀LIVE形式,多角度、近距离地展示艺术工作者真实的生存状态与创作生态。。此举着力解决艺术家创作过程相对封闭、公众了解有限的问题,提供了幕后故事深度挖掘与真实生态全景呈现的情绪价值,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情感连接与参与感。
3. 声音赋能艺术对话:小宇宙APP作为“首席播客媒体支持”首度与上海青年美展联手。 在C·PARK海粟文化广场充满活力的中庭广场,将特别设置一个兼具专业性与开放性的“上海青年美展×小宇宙”主题录音棚。这里将邀请文化艺术界的重磅嘉宾“现场营业”,分享他们独到的艺术见解、收藏心得、行业观察,话题涵盖专业深度解析、收藏投资视角、艺术疗愈实践、创作心路历程等丰富维度。所有录制的精彩对谈将同步上线小宇宙播客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的联动传播。更令人期待的是,现场特设“开麦席”,开放给广大艺术爱好者现场预约录制,分享自己的观展体验、艺术感悟或疑问。观众在此不仅能聆听关于艺术逛展、收藏门道、行业痛点的深度讨论,更能亲身参与其中,感受多维对话的乐趣与思想碰撞的魅力。
4、评选机制创新,艺术传播联动。在评选机制上,大展力求专业性与大众性的平衡。本次展览组建了以丁乙先生,龚彦馆长、著名青年艺术家石至莹、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著名视觉艺术家胡介鸣教授和上海美协副主席、秘书长丁设等的艺术界顶级专家评审团,对作品进行了无记名投票,从中遴选出近400件作品展出。同时,计划在展览开幕后与上观新闻合作开展网络投票,让广大观众也能参与到评选过程中,这种 "专家评审 + 大众投票" 的模式,既保证了学术高度,又增强了公众参与感,让艺术评价体系更加立体多元。作为展览独家内容合作社区,小红书艺术社群将为参展青年艺术家赋能,发布美展笔记。
>
C·PARK海粟文化广场
构筑艺术产业全链条,孵化未来之星本届展览在策展模式上进行了重要创新,由著名艺术评论家、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林明杰担任总策展人,并首次大规模邀请青年策展力量深度参与。刘海粟美术馆的青年策展人周阳、刘璐、徐洁,以及乐梦融、崔昱、李政钟、赵蕾、陆俊毅、尚一墨、包为跃、邹一了、武林、罗仕平、汪沂、夏磊等15位来自社会各界、不同年龄层的优秀青年策展人共同组成策展团队。他们不仅参与前期策划,更将“站上展览中央舞台”,在展览的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携手为展览注入鲜活、多元的青年视角与创新能量,以创新迭代的理念拥抱艺术新力,确保展览真正反映青年所思所想。
本次大展的15位青年策展人
展览首次明确提出并探索打通“艺术产业全链条”的愿景。以上海青年美术大展这一成熟且具有号召力的IP为强大磁石,展览将不仅仅展示作品,更致力于构建一个汇聚青年收藏家、青年策展人、青年艺术评论人、青年艺术学者、青年艺术媒体人、青年艺术博主等多元角色的交流、交易与思想碰撞平台。展出期间,通过举办藏家预览、学术论坛、媒体开放日、博主探展等活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从业者及潜在藏家构筑一个开放、活跃、可持续的生态圈。
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发轫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至今已走过四十五载辉煌历程,其发展轨迹深刻烙印着中国当代艺术探索与成长的印记。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深远的省市级青年美术展事之一,它不仅是上海本土重要的文化艺术IP,更是见证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孕育艺术人才的摇篮。作为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备受瞩目的重点项目,本届青年美展是刘海粟美术馆建馆30周年系列展的重头戏,展览将与同期举办的多项高水平艺术活动形成共振效应,以高品质、多元化的艺术风貌为城市注入活力,滋养城市精神,繁荣城市艺术生态,有效孵化青年艺术新星,进一步巩固上海作为文化活跃的国际大都市和青年艺术创作高地的地位。
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和上海市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新长宁(集团)有限公司、明园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上海明圆美术馆协办。作为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点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刘海粟美术馆建馆30周年系列展的扛鼎之作,这场聚焦青年力量、回应时代命题的艺术嘉年华,将为金秋的申城带来一场不可错过的思想与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