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倦怠社会:我们为什么都这么累?

更新时间:2025-09-06 02:58  浏览量:2

新的流行病不是病毒性的,而是心理性的。

卷不动了?想躺平了?盼退休了?

这里指的不是一周工作或一夜没睡后的疲惫。指的是那种慢性的、像嗡嗡声一样永无休止的疲劳。996轮轴转……那种睡了8个小时也消除不了的疲惫。

有时听到身边有人如此疲惫,感到无奈和震惊。

每年我们都会发明新的科技,包括人工智能AI,看上去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节省时间的应用程序、烹饪机器人、洗碗机、电子记账系统,从工作、学习到生活等等。

明明我们生活在极度舒适的时代,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感觉这么累呢?

如果您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生活节奏太快,无论跑多远总是迟到,任务虽然完成了,但清单却越来越长——今天您就会明白为什么

我们生活在哲学家韩秉哲所说的倦怠社会

除非我们理解其动态,否则我们将继续陷入这一悖论。

#30天连更挑战赛#

内心的敌人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标志性的疾病。

19世纪是细菌;20世纪是病毒。然而,如今我们的疾病不再是传染性的,而是心理性的:抑郁、倦怠、焦虑、注意力障碍、人格障碍……

韩秉哲说,抑郁症患者是“什么都做不了”的人。他生活在一个要求他始终保持动力、始终愿意付出、始终保持最佳状态的社会。当他无法达到预期时,他就会责怪自己,直到自我毁灭。

这种变化是彻底的。

以前,我们生活在韩秉哲所说的免疫范式之下。有“内”和“外”,有“我”和“他者”。威胁来自外部,比如病毒或细菌。如今,这种模式已经崩溃。我们不再与外部抗争。现在,敌人潜伏在内心。威胁不是病毒,而是我们自身的思想。

这种自我毁灭的心态是现代表演崇拜的后果。

如果说20世纪的定义是禁令和限制,那么21世纪的定义则是几乎无限的可能性。现在一切皆有可能。我们不再服从专制的老板。现在你可以而且应该做自己的老板。没有人再对你大喊“你必须这样做”。现在他们会鼓励你:“你能做到,其他人已经做到了。”

我们对你的期望一点儿也不低。

如果一切皆有可能,那你站在那里干什么?

这听起来很诱人。那种自由的感觉,“做最好的自己”。

但陷阱就在这里:这种自由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控制。你不再被权威监控,而是将权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再是“你不能”,而是“你能,你应该,每个人都期待你这样做”。

当今社会崇尚业绩,崇尚有生产力的人、超越自我的人。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自我剥削,直到精疲力竭。

你不再需要别人对你吼叫——你自己的大脑就能做到。施暴者和受害者其实是同一个人。我们工作的时间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能力,并且要求我们保持非人的节奏。更重要的是,现在就连休闲时间也需要富有成效:读更多的书,跑更多的路,珍惜每一分钟。

这是这个时代的悖论。

做每件事越自由,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无法做到所有事情时,就会感到越不满意。

注意力的崩溃

这种疯狂的节奏已经导致注意力崩溃。

我们习以为常的快节奏生活:时刻保持联系,思绪总是被千百种刺激所占据。我们以为同时出现在各个地方就是生产力,但这其实是一种严重的倒退,因为它迫使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就像一只警惕捕食者的鹿。

这使我们失去了冷静思考和关注的能力。

现代生活害怕无聊——那种孕育灵感的静谧。我们整天都在运动,要么工作,要么在闲暇时工作。我们害怕哪怕一分钟的静止和缺乏刺激,这会阻碍我们独立思考,产生创造性的想法。

沃尔特·本雅明曾说过,“无聊就是孵化”。

尼采建议以完全缓慢的心态去思考世界。

没有静心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自由。

过多的刺激会剥夺我们思考和创造的时间。

广义掺杂

为了保持这种疯狂的节奏,我们寻找捷径。

咖啡、营养剂、各种奇特的养生方式——甚至奶茶。近年来,改善睡眠、记忆力或精力的产品市场规模巨大。我们想人为地延长身体不再拥有的能量。

听过太多次人们说,没有咖啡就无法工作。
听过太多次人们说,没有褪黑素就无法入睡。

现在奇怪的是要遵循身体的自然节律。

效率的黑洞

韩秉哲并没有止步于批评,他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在于利用那些能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工作的技术,从而节省更多空闲时间。否则,你就会陷入效率的黑洞:快速完成任务,却又被更多任务填满。

只有优先考虑你的空闲时间而不是生产力,才能摆脱这种恶性循环。

想想少做事的价值。安排时间停下来,悠闲地聊天,漫无目的地漫步,纯粹为了乐趣而做某事,或者只是欣赏窗外的风景。那是一段充满生机的时光:一段休憩,为玩耍、漫步、思考和创造提供了空间,让你随心所欲,无需任何要求或表现测试。

缓解疲劳的真正方法,不是增加睡眠时间或更好地安排日程。

可能,它正在收回停止的权利。

剩下的问题

读着韩秉哲的作品,你不禁会感到有些不安。

他所描述的是一种自我强加的、高期望的体系。我们痴迷于生产更多,以便得到其他人的称赞,而这些人也把生产力奉为成功的代名词。

那么:我如何停下来?

或许答案始于一些细微的举动:让自己感到无聊,休息,更多地对计划、承诺和责任说“不”。所有这一切的唯一目的,都是为了重拾最纯粹的自由

什么都不做的自由——没有负罪感。

(注:韩秉哲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弗莱堡大学博士,韩裔瑞士籍德国哲学家,曾先后任教于巴塞尔大学和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他受影响于福柯、海德格尔、弗洛伊德等,已出版《爱欲之死》《倦怠社会》等十六本著作。现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