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杭州演唱会门票又坑爹?网友集体吐槽主办方套路太深
更新时间:2025-09-07 23:06 浏览量:1
“一张380的看台票,黄牛开口就要1280,还爱要不要。”
这句话在杭州本地歌迷群里刷屏,比官宣海报传播得还快。
把镜头拉近,你会发现这次抢票像一场被写好的剧本:10点一到,页面转圈,30秒后“缺货登记”。
与此同时,咸鱼、微博、QQ群同步上架“代拍”“代抢”,加价幅度整齐划一,像有人提前对过口径。
有人不死心,去奥体中心踩点。
工作人员说看台后排离舞台直线距离180米,中间还隔着一条消防通道。
去年隔壁办过一场拼盘,后排观众听鼓点像隔了层棉被,回声绕三圈才到耳朵。
官方宣传语“开往1982的列车”也被扒出去年某景区用过,连夜删评。
删得越快,网友截图越快,最后成了反向热搜。
黄牛票为什么总能秒空?
技术圈流传一种说法:代拍工作室用“群控手机墙”——几百台旧手机连同一台电脑,自动填信息、滑验证,比人手快十倍。
平台不是不知道,只是风控太严会误伤真人,两难。
再看票价本身。
380、580、880、1280四档,比去年涨了10%左右,涨幅不算离谱。
但黄牛把380档炒到1280,刚好等于官方最高价,精准卡位,让人怀疑他们手里有内部座位图。
赞助商也插了一脚。
流出的曲目表里,两首老歌被标注“品牌口播+30秒”,粉丝担心现场要听广告。
去年某歌手在副歌前突然来一句“感谢XX牛奶”,全场大合唱瞬间冷场,前车之鉴。
奥体中心三年合同曝光后,大家才反应过来:不是张杰想年年唱,是合同规定了保底场次。
场馆要吃饭,歌手要履约,黄牛要赚钱,只有粉丝成了最后的“成本”。
有人提议“集体诉讼”,律师泼冷水:预售页小字写了“不可抗力可更换场次”,真告起来,最多退回票面价,黄牛差价一分赔不到。
更扎心的是,隔壁苏州站刚结束,豆瓣小组统计:现场荧光棒有三分之一没亮,因为租一次30块,很多观众干脆自带。
杭州站会不会也一样?
主办方没回。
演唱会还没开始,二手平台已经出现“代排队进场”“代领应援袋”服务,价格从50到200不等。
粉丝自嘲:以前是听歌,现在是买服务套餐。
最后说点实在的。如果你真想去,记住三件事:
1. 开票前30分钟关掉4G,用稳定WiFi,减少延迟。
2. 别只盯大麦,猫眼、票星球、抖音团购同步放票,多一个入口多一次机会。
3. 进场前录屏保存订单页,黄牛票一旦假票,报警时能用。
至于那些炒到四位数的内场票,想想后排180米的回声,再想想钱包,其实也没那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