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凌建海——当代艺术名家【翰墨精品赏析】

更新时间:2025-09-11 20:23  浏览量:1

凌建海,1959年2月生。八十年代初入上海青年宫书法进修班学习书法,拜瞿心安、陈炳昶、张静芳等老师为师,遍臨唐六家、宋四家碑帖,涉篆隶及魏碑,以基本功为宗,追晋人书风,寻宋人意趣,以期字里行间透露的高古。

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协注册教师

上海浦东新区书法家协会会员

上海浦东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

兰亭虽远终须到

——记一位书法传统的守护者

与凌君结邻二十载,相识只在近年。始于微信群见其墨宝:“读书写字种花草,听云观雨品酒茶”。以繁体行书写就,笔划流𣈱,技法雄浑,意趣盎然。以其我所慕,凌君得知,慷慨赠予,自此往来切磋甚密。

凌君生于寒门,幼失怙,贫穷无所依。母亲寄其于农村,在啼饥号寒中度过童年。上学之初,文革肇始,庠序乱,弦歌断。

高中毕,文革戛然而止,从分配上技校,结业后进厂开车床。在最好的年华未能读书,常令其抱憾于胸!故而彼时职业稳定,亦未熄其渴望。继之入夜大修会计专业,学成改行从事财经几十载。于花甲之年,从一家金融企业退休。这大概是凌君的人生轨迹,然则仅为其筚路篮缕之一面。缘爱书法而习字,渐至学有所成,是他更深的人生轨迹,也是他精神世界里最绚丽的一抹。

凌君有善邻喜笔墨,随其习之,始得启蒙。为求名师点拨,初入西宫,继晋青宫[注]。青宫曾因出过当代数位名家,故有“书法黄埔”之隆誉。凌君师从瞿心安、陈炳昶、张静芳诸人,以砚田未干永不休之心,潜心修炼不辍。古帋硬黄,遍臨唐宋各家名帖。敏而好学,篆隶楷行多有涉猎。结业后,凌君对标唐宋古贤,继续其更为艰辛的攀登,愈久益深而未敢懈怠。

凌君工于楷而草行兼顾,字体殊而各尽其妙。诚以为楷书上通篆隸,下接行草,从而专注临摹唐楷提按之法,省悟颜筋柳骨之笔意,沉浸于苏黄米蔡下笔之道。其楷书也,莫不规矩整齐。结构严谨,字体平稳如山,间距无一参差。笔画清晰,起收干净利落,相顾无一粘连。依字取势,因字立形,同字异写,落墨求变。点慎轻重,横或粗细,竖含直弧,勾如飞檐,看似逾度而实则合规,形态丰富而百看不厌,典雅高贵之气,令人叹为观止!观其草书,则纵横奔逸,赴速急就。一笔而成,上下牵连。奇形离合,数意兼包。字常因不满而生白,纸缘之无墨而胜有墨,如弦之无声胜有声也。观其行书,既得楷书的规整,又具草书的流畅。脱楷之拘,收草之放,圆润而妍美,飘逸而灵动。呜呼!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衄nǜ )挫于豪芒,积墨成字,殊非易也!

古人曰:“夫书者,心之迹也,故有诸中而形诸外,得于心而应于手。然挥运之妙,必由神悟。而操执之要,尤为先务也(元·盛𤋮明《法书考》)。”由此可见,“操执”是打开书法之门的钥匙。

所谓“操执”,首义为用笔。手指手腕手肘三者须同时并运。运指,则字有锋芒藏露,字形兼备雄劲妍润;运腕,则得疏密均匀,结作偃仰不同凡响之状;运肘,则作品之上下左右布白,尽显相承映带之势。

“操执”之深层要义,乃书法必备三要:点画、结构、布局是也。三者兼备,并且达至妙境,才是佳作,否则何言书法?纵观上古文字,如殷墟甲骨刻辞,其文字庯(bū)峭古劲,觚(gū )折浑成,自然有余而法度不足,点画结构布局全无;又如宗周彜器款识,行列整齐,字多别构,有布局而无结构点画;至战国古籀(zhòu ),秦人小篆,虽然行列整齐对称,布置有法度,结构整齐,左右均一,但是有布局结构而无点画可言。秦汉之际的隶书,草书,点画结构布局三者略备,但未到臻妙之境。直至东汉建初时,因张芝、钟繇(yóu )、王羲之等人崭露头角,才有三者兼备之书。故有书法史学者谓,此乃中国书法艺术之滥觞也!

正因为“操执”如此深奥,欲穷其妙而难如登天。所以,凌君清心寡欲,心无旁骛,“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蔡邕)。夜以继日地练习,年复一年的追求。耗纸墨不计其数,折麟管不知凡几?燃烧了青春,熬尽了心血,为的就是掌握“操执”二字。然而,“操执”还只能求得作品外形之美。他进而认为,书法还须有情感,即古人所说的“心之迹”。如果“外状其形,而内迷其理,咸无得当。”那么,古人所谓的,“心之迹”,凌君又作何解?

凌君认为从浅处说,学书法如囿于技法,不进入作者的心境,只能成为空有其表的书匠。从帖文入手,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温度,才能学到书法艺术的精髓。例如由《兰亭序》文字,体会王羲之的人生态度,从而知他的字迹何以潇洒?由《祭侄文稿》体会颜真卿的悲愤心情,从而知为何此帖泣血哀恸,震魂摄魄?凌君特意提到苏东坡的《寒食帖》,说只有理解了苏翁将个人的愤懑失意,与博大的忧国济民情怀彼此交织,才能悟出《寒食帖》为何写得如此跌宕起伏?笔意何其抑扬?节奏何其顿挫?

从深处说,既然书乃“心之迹”,必然是书者自我精神的外延,故作品每由叙事而抒情。上述王颜苏三家之帖即是。那怕短短的信札,如右军之《快雪时晴帖》,仅用28字,亦能满载其个人心情和与友之厚爱。所以,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同时又是大学问家或诗人;流传千古的书法作品,同时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时人之书作,除了临摹古帖,就是寻章摘句抄录古文,甚至于长篇累牍缮写佛经。书者心迹,竟无一字着墨!凌君以为,这违背了书法传统,是当代书法的不足,亟待补缺。

理学家说“文以载道”,凌君认为“书亦载道”,因为书文本于一源。他心里的书“道”,即是“儒释道”哲学理念的融合。

儒家的仁爱思想被古代书法家奉为圭臬,凌君亦如是。因其出身贫寒,故而更懂得贫寒之苦,穷困的难,常以悲天悯人之心,作扶危济困之举。他长期资助农村孩子改良膳食,幼时的饥饿感仿佛因之化解。他也曾资助多名上海学生从小学读到大学,年轻时无书可读之厄运,仿佛因捐学而得到解脱。邻居患绝症,闻之慷慨解囊,少时先天疾病的痛,仿佛因此而治愈。这不就是孟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情怀吗?他把自己比作螢火虫,以微弱之光,去照亮周遭。儒家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说:今衣食无忧,倘无视黎民苦难,自命清高,即使字写得再好,也成不了书法家。

凌君授课收徒,一概免费,且十余年不辍,退休后仍然一周三次,不分寒暑,无论风雨,奔波于三个教学点。何以如此?其言: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也。又言:教然后知之不足也。其实,是他的心里藏着一颗火种,通过授课吸引众人习字,赓续中华独有的千年书法艺术!凌君的作品有很高的水准,时有仰慕者索字,他贴上纸墨奉送,分文不取。何以如此?其言:书为修身养心而作,非买卖亵宠之物。苏黄米蔡,有谁卖过字?他随写随送,写了数十年,自己留存却寥寥无几。何以如此?只为“不与时贤殊兴遇,每因古趣见风流”,与时人和而不同,向古贤看齐是他的追求!有人建议他出字帖,办书展,既能扬名,又可获利。其言:“恨字体不工,未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是有馀。”无欲无求,淡泊名利如斯,试问如此狷(juàn )介之士,可得几人乎?

凌君洁身自好,但非独善自身。“尚拟一挥筹运笔,书生襟袍本无垠。”他的襟袍里始终怀着书法艺术的人文精神。例如结字因时相传,旧的书写工具,早已落伍,所以他思考书法传统,在科技突进之时如何因应?他鄙夷近亲繁殖的小圈子文风,也为倒薤(薤xiè )芝英、回鸾龙爪之书污秽书坛而痛心。他憧憬着书法艺术传统早日回归,而不是在商业化歧途中一天天沉沦!

凌君,名建海,号小舟,斋名孤云阁。苏轼有句:“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善哉!一叶小舟随波去,单片孤云跟风来,乃道家“顺从自然,返璞归真”之境界也!

[注:西宫,上海沪西工人文化宫的简称;青宫,指上海青年宫。]

边道丰 写于 锦华园2024年3月3日

欢迎关注点赞留言,喜欢老师的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