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钟声的“留余” | 夏明明古钟文化公益讲座在声音艺术博物馆圆满举行》

更新时间:2025-03-14 07:31  浏览量:9

现场讲座

2025年3月8日,声音艺术博物馆——以钟声为纽带,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在此展开。著名钟铃专家、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夏明明主讲的古钟文化系列公益讲座第二讲《钟声的“留余”》圆满落幕。

现场讲座

活动由书签学社、公益霎哈嘉瑜伽冥想中心联合发起,声音艺术博物馆承办,吸引了一众文化学者、艺术家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参与,共同探讨古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钟声里的科学与美学

一场“留余”的文明对话

钟声的“留余” 主讲人夏明明老师


讲座以“钟声的留余”为中心内容,夏明明从物理声学与文化象征的双重视角展开解读。

中国古钟的“余音”不仅是声学现象,更是中华文明“留白”美学的具象化表达。顶级大钟的余音可达120秒,这120秒的消散过程,恰似水墨画的留白,而其钟声的结构又大有明堂:击发瞬间犹如“大捧喝”,其后,余音绕梁,时起时伏,打动人心,柔中有刚,留给听者无限想象空间。钟声从开始到结束,或多或少会有转瞬即逝之感,但是,更会有永恒之感。比如,它能引发听者的联想与沉思,正如古琴曲的尾声“入慢”手法,以无声延续有声之境。

现场还对比了中西钟声的差异:中国钟依靠外力撞击发声,浑厚悠长如永乐大钟;西方钟则通过内部铃舌敲击,二者的发声方式各有不同。目前来看,中国钟有近闻优势,而西洋钟的钟声在当代传声条件下,具有远闻的优势。

八大山人研究专家萧鸿鸣先生致辞


中国人的知音与品味钟声,与西方略有不同,八大山人研究专家萧鸿鸣先生指出,这种差异早在先秦文献中便有记载,既是技术之别,更是礼乐文明与宗教文化分野的缩影。


大咖云集

传统与创新的跨界碰撞

声音艺术博物馆联合创始人秦思源致辞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原馆长高凯军致辞

圆响创始人吕乐即兴演奏乐曲

资深文化创意人刘超英现场即兴吟诵《奥运赋》


活动汇聚多位文化界重量级嘉宾。声音艺术博物馆联合创始人秦思源提出古钟声音数字化建档的构想,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原馆长高凯军则分享了大钟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著名八大山人研究专家萧鸿鸣先生展开了中西钟声差异的深度对话。圆响创始人吕乐即兴演奏乐曲,空灵音色构筑出“无人之境”的沉浸式声场。资深文化创意人刘超英更在现场即兴吟诵《奥运赋》,振奋激扬的演绎钟铭里的奥运精神,互动环节掀起高潮。

书签学社创始人璇子致辞


特邀嘉宾吴珊女士发布AI创作的古钟主题歌曲《钟韵千秋》,展现传统与现代的声音对话,并联合书签学社创始人璇子提出“声景美学”理念,倡议让古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从博物馆到生活

古钟文化的当代实践


夏明明收藏的珍稀钟铃

与会嘉宾参观声音艺术博物馆


活动现场同步展出了夏明明收藏的珍稀钟铃,与会嘉宾及观众在秦思源馆长的引领下参观了声音艺术博物馆。活动尾声,嘉宾围绕“古钟声景”“钟琴文化”“奥运钟活化”等课题展开研讨。


余音未绝

让钟声“响于生活”

钟磬和鸣奏天地同和,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持续重构。正如主办方达成的共识:我们不仅要让钟声留在博物馆,更要让它成为现代生活的文化节拍。


声音艺术博物馆相关生态

【分响吧】

老式黑胶唱片,下层式live house音乐现场,静谧的环境宽敞的空间,琳琅满目的酒品,偷得浮生半日闲,给你的休闲生活带来另一种生活方式。

分响吧,作为声音艺术博物馆饮食区域板块,咖啡,酒吧,西餐, live house(每周三、周六会有演出安排),它们为声音艺术博物馆的整体生态带来了文化上的愉悦以及舌尖上的享受。

【大红大紫】

大红大紫作为声音艺术博物馆饮食文化生态圈,它不止是饮食品牌之名,更是健康食材新的语言。

泰式黄咖喱牛肉,泰式黄咖喱鸡肉,经典泰式冬荫功汤、芭提雅烤鸡、凤梨海鲜炒肉、越南春卷、越南火车头汤河粉……在这里,您可以品尝到泰国、越南等国的美食!

声音艺术博物馆院落地图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