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老零聊红楼:宝钗生日前奏曲——凤姐说话可太艺术了(122)

更新时间:2025-09-13 19:37  浏览量:3

大家好,我是零之笔记。从今天起咱们进入红楼梦第22回。上一回的结尾,落在了凤姐跟贾琏说,我有事要和你商量。给大家留了一个小悬念。咱们知道凤姐平时是一个杀伐决断的,特别有主见的人。那这次究竟遇到了何等要紧事,得去和贾琏商量呢?不是因为刚被平儿怼了,为了化解尴尬在这没话找话吧?

翻到二十二回一看,嗨,原来不过是要给宝钗过生日而已,这事对凤姐来说也太小菜一碟了,这也值得商量吗?

再往下一读,我们才明白,给宝钗过生日这事虽然不大,但确实有其特殊性。第一,宝钗不是贾府自家人,她是客人。原则上,她过不过生日,与贾府不相干。如果要办生日宴,一般情况下也应该是薛家主动张罗,招呼大家来参加。但这一次,是老祖宗金口一开,说要给宝钗作生日,等于是贾母、或者说贾府,成了这场宴会的主办方。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来了,办可以,谁出钱呢?请注意啊,此时贾母可能只是提了一嘴,还没掏出她那“霉烂”的二十两银子呢。那既然贾母没说自掏腰包,凤姐要么自己出血——估计她不可能这么干——要么就得动官中的钱,也就是公款。反正不管是动家里的钱还是动公款,理论上是该和当家的贾琏打声招呼。

紧接着就是第三个问题,出钱也行,但该出多少呢?或者说,该按什么标准办呢?如果是贾府自家人,年年过生日,有现成的例。但宝钗是外人,给她过生日是破天荒头一遭儿,无例可循。用凤姐的话说:“如今她这生日,大又不是,小又不是,所以和你商量。”

贾琏想了想,就说,那林妹妹就是比样,往年怎么给林妹妹过的,就按这个规格给宝钗办就是了。应该说贾琏的脑子还是挺活的,黛玉的身份比较微妙,她不是贾家人,但又是贾府收养的,处在外人和自家人之间这么一个身份。既然没有别的例,那么就以她为比照,大家也都能接受。所以批语在这里也夸了贾琏一句,说“此例引得极是,无怪贾政委以家务也。”可见啊,就像咱们之前曾说过的,贾琏绝非草包,除了在下半身那种事上容易上头外,其他时候还是比较靠谱的。

但是,偏偏这一次拿林妹妹作比还是不妥。凤姐告诉贾琏,宝钗马上15岁了,是将笄之年。古代女孩子年满十五岁,要举行一个“笄礼”,把头发盘起来,用簪子插上,象征着成年了,可以谈婚论嫁了。所以十五岁生日是人生一个比较重要的节点,不能像普通生日那么过。

于是贾琏说,既如此,就比林妹妹的多增些。凤姐就说,“我也这么想着,所以讨你的口气。我私自添了,你又怪我不回明白你了。”

凤姐为什么说贾琏可能会怪她呢?可能是这么个意思。宝钗是凤姐的亲表妹,而黛玉是贾琏的亲表妹。那如果我不跟你说明白原因,就擅自给我的表妹比给你的表妹多些,那你不得不高兴呀?不得说我偏心呀?

贾琏这才明白,合着凤姐根本不是真找他商量,人家主意早定了,就是演给他看呢:“瞧瞧!连这种人情上的小账我都跟你报得门儿清,我多精细!多透明!多值得信任啊!”

于是贾琏笑道——估计是哭笑不得那种笑,说罢了,这空头情我不领。你不盘查我就够了,我还来怪你?我何德何能盘查你啊?然后就走了。

然而琏二爷啊,你可能想不到的是,凤姐演这出戏可不仅是为了卖你个“空头人情”。没错,这点散碎银两凤姐确实汇报得明明白白,但是,她放贷赚得盆满钵满,跟贾琏说过吗?没有。弄权铁槛寺,凤姐以贾琏的名义给长安节度使写信,跟贾琏报备了吗?也没有。好比你买瓶酱油买双袜子都跟配偶报账,配偶烦了,说这点破事就别报了,然后你就偷偷买了块5090.

类似的事,凤姐肯定没少干,而且也不可能仅糊弄贾琏一个人。她拿小事积累信任,攒积分,然后拿这信任积分去兑换干大事的“特权”。其实这种套路我估计很多人都用过,只是大小程度不一样。比如老零我就曾……算了,不比如了,我媳妇说不定也在看呢,咱还是继续往下说吧。

接下来,书里插了几句看似无关紧要的闲笔,说史湘云本想回家,但是贾母说,给你宝姐姐过完生日再走。湘云就留了下来,打发人回家把她旧日做的“两色针线活计”取了来,就是用两种颜色的线搭配着做的手工活儿,拿来给宝钗做生日礼物。如果初读红楼梦,咱们可能会觉得这段文字可有可无。女红,本来女孩子们也都做,生日礼物也是人人都送,为什么要特地提一笔湘云呢?读到后面我们才知道,原来这里是日后揭露湘云在家辛苦劳作的一个小伏笔。确实不愧为“草蛇灰线”哈。

再往下就写到,贾母喜宝钗“稳重和平”,又恰逢宝钗来贾府后第一次过生日,就自掏腰包二十两,交给凤姐去置办酒戏。既然她出了钱,那肯定是要参加生日宴的了,这个活动规格一下就拔上去了。可以说贾母这是给了薛家天大的面子,即便是贾府自家人过生日,贾母也未必次次参加,更何况掏钱。比如之前贾敬过生日,贾母就没去。

贾母这么做,除了“喜宝钗稳重和平”外,我觉得也是想和薛家搞好关系。和薛家搞好关系,也就是和以王子腾为首的王家搞好关系。薛姨妈和王夫人都是王子腾的妹妹嘛。看薛家这架势,一时半会肯定是不走了。既然要长期相处,那就礼尚往来吧。不过嘛,贾母想得挺好,也挺大方,但薛姨妈是怎么回报的呢?呵呵,这个暂且不表。

再说凤姐这边。按理说,凤姐本来不还在琢磨什么动用公款、该添多少之类的事吗?现在好了,有人赞助,钱也不少,刘姥姥一家一年的生活费呢,那就乐颠颠说一声“得令”,然后按照二十两银子的规格去办就是了。

但凤姐不。她叽里咕噜说了一大串话。这番话有什么用意呢?首先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这一点毋庸置疑。以贾母的资历和性格,对那种直来直去的奉承话早听腻味了。凤姐知道老太太的脾气,于是就发明——也不能说发明,就是使用了一种“明怼暗捧”的方法。老太太不仅这次大方,平日里肯定也不吝啬,大伙都知道。但凤姐却偏偏说她抠搜,为什么抠呢?因为钱都给宝玉攒着呢。既突出了贾母疼宝玉,又制造出一种“小门小户的抠门老太悄咪咪给爱孙攒钱”的反差笑料,这话说得着实是高。这一招“明怼暗捧”,今后凤姐还经常会使。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凤姐这话或许还另有玄机。咱们先想一下,贾母张罗给宝钗过生日,可能会在府里出现什么问题,或者说产生什么矛盾?宝钗是小辈儿,又是外人,尤其还是王夫人这边的亲戚,老祖宗掏私房钱给她过生日,一来宝钗承不起,二来,其他人可能会不高兴,会有不和谐的想法。那谁会有想法呢?咱们一会儿再说。

咱们再想一下,凤姐和贾母说话时,屋里有没有其他人呢?比如邢王二位夫人、薛姨妈、或者其他姊妹?书里没明说,只是在凤姐说完后,提了一句“满屋里都笑起来”。满屋里都有谁呢?就算夫人小姐们不在,也还是有丫鬟婆子之类的,所以她们的话还是有可能传到其他人耳朵里的。

在这个前提下,凤姐这段话就有些别的味道了。换句话说,她这话不仅是说给贾母听的,也是说给某些人听的。先叠个甲啊,下面的分析有可能只是“过度解读”,未必是作者本意。你认同也好,不认同也好,都没关系,就当听个乐就行。

好,咱们看,凤姐先说,“一个老祖宗给孩子们作生日,不拘怎样,谁还敢争,又办什么酒戏?”意思是说,小孩儿过生日,意思意思得了,谁还敢挑肥了瘦了的?请注意,她没说是给宝钗作生日,而是说给“孩子们”作生日,轻飘飘一个“们”就把宝钗和贾府的姑娘们给划拉到一堆去了,把亲疏远近关系给模糊了。

但就算是贾府自家孩子过生日,老祖宗也未必给作过几次吧?为啥到宝钗这儿特殊呢?于是凤姐又说:“既高兴,要热闹,就说不得自己花上几两。巴巴的找出这霉烂的二十两银子来作东道,这意思还叫我赔上。”这话可说得太艺术了。大家想,这句话起到个什么作用啊?它把这场活动的性质给变了,从“老祖宗出钱给宝钗过生日”变成了“老祖宗出钱跟大伙儿一起热闹热闹”。既然是老太太想热闹,那她掏自己的钱别人管得着么?大操大办一下不也天经地义么?

那可能有人说了,既然如此,老祖宗该一视同仁啊,其他几个春、或者其他孩子过生日,你也给办办呗?你不是有钱吗?你不是爱热闹吗?

于是凤姐又说,“果然拿不出来也罢了,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只是勒掯我们。举眼看看,谁不是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上五台山”有成佛前往极乐那么个意思,其实就是对死亡的一种委婉的说法。

凤姐这话就是说难道以后只有宝玉给您老人家送终吗?接下来又说,“那些梯己只留与他,我们如今谁不配使?也别太苦了我们。这个够酒的?够戏的?”

发现没有,凤姐进一步把这个矛盾给转移了。老太太为什么抠啊?为什么不掏钱给别人过生日啊?因为她都攒着留给宝玉呢。乍一看,凤姐这是为其他人——也包括自己——打抱不平来了,谁还不是儿女啊?凭啥我们不配使啊?假如真的有人有类似想法,但不敢说出口,一听到凤姐这么说,那肯定得乐开花,哎呀妈呀,可算有人说句公道话了。

那凤姐真的是在批评贾母、嫉妒宝玉吗?那怎么可能呢?她这话,是在安抚某些人的心。咱们先回到前面那个话题,贾母给宝钗作生日,谁会不高兴呢?可能有朋友第一个想到黛玉。可能还有人会想到赵姨娘,是吧,凭啥不给我家探春或环儿过呢?但老实说,即便是真的,站在凤姐的角度,黛玉、赵姨娘或者其他兄弟姊妹高不高兴,对她来说并不重要。说白了,她在乎的,只有和她关系近的、且能辖治她的人的态度。说白了吧,主要就是指她婆婆邢夫人。

邢夫人对王夫人是什么态度,后文会有所展现,今天咱们不展开谈,简单总结就是,面上过得去,心里很不爽。你们家是次子,却住中轴,我们是长子却住偏院;你和你侄女掌大权,我们靠边站;你儿子是老太太心头肉,是全府的大宝贝儿;现在连你妹妹都渗透进贾府来了?连你妹妹的闺女都得到老祖宗的宠爱了?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还有我们的容身之地吗?或者说白了,还有我伸手捞钱捞好处的余地吗?

咱们再看凤姐的处境,她肯定是偏向姑姑王夫人这边的,但婆婆邢夫人她也得罪不起。咱们上一期刚说过,人生就是一个互为夹心饼干的过程。上一期凤姐贾琏是上下那层皮,平儿是被夹的馅儿。这回就轮到凤姐当馅儿了,被邢王二位夫人夹着。

所以咱们再回头看凤姐这番话,一来她撇清自己,不是我向着我姑妈这边啊——薛姨妈也是她姑姑嘛——不是我想给她们大操大办,是老太太的主意,而且是老太太自己想热闹一回,不是偏心。其次,她假装抱不平,老祖宗啊,您应该一视同仁啊,谁不是儿女呢?有钱大家花嘛。哎大家看啊,我已经尽到提示责任了,她听不听那我没办法。第三,她来个“祸水东引”,说老太太舍不得给别人花钱,是因为都给宝玉攒着呢。这一招可谓绝妙。贾母疼宝玉,是人人都知道且都接受了的事实,甚至可以说是贾府最大的政治正确,谁能说个不字?谁敢说个不字?从另一角度来说,凤姐也是在告诉其他人,老太太愿意疼谁就疼谁,愿意给谁花钱就花钱,你们眼红也没用。

那么贾母听了这话有什么反应呢?她先是夸凤姐嘴皮子厉害,“你们听听这嘴,我也算会说的,怎么说不过这猴儿。”关键是最后落了这么一句:“你婆婆也不敢犟嘴,你和我邦邦的。”我觉得贾母是听出凤姐的弦外之音了,要不她为什么不提别人,单提你婆婆不敢和我犟嘴呢?

凤姐笑道:“我婆婆也是一样疼宝玉,我也没处去诉冤,倒说我犟嘴。”那意思就是,您疼宝玉,我婆婆高兴还来不及呢,哪能有意见呢?这话说的,已经不能用牛笔来形容了。既讨好了贾母,也讨好了邢夫人。假如邢夫人在场,即使心里有啥想法,听了这话肯定也是笑得合不拢嘴。心想儿媳妇还行,还知道在老太太面前说我两句好话。难道邢夫人还能说我不疼宝玉,老太太把给他攒的钱给我们家也分点?那不是活腻了吗?

最后我再重申一遍啊,以上的解读有个前提,就是邢夫人在场,或者这话能传到邢夫人那里去。要是没这茬儿,凤姐可能真就是单纯哄老太太开心了。因为书里没明说,所以也不排除我是在过度解读。那么您就当听个乐就好。就算是过度解读呢,但邢王两家的矛盾是确实存在的,后面还有更直接的冲突,咱们以后再细说。

这一期就先到这里,接下来就是好戏开锣了。这一场生日宴上点的戏,包括仅是提到个名字的戏,那还是挺有讲究的,我估计下一期又得是一期故事会。那就请大家轻抬玉手一键三连,点个关注随个赞,咱们下期再见!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