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中华》抗战80周年暨齐白石艺术研究会成立40周年在呼市举行
更新时间:2025-09-14 16:44 浏览量:1
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
齐白石艺术研究会联合主办
《圆梦中华》——抗战80周年暨齐白石艺术研究会成立40周年, 在呼和浩特市美术馆隆重举行。
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
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 联合主办
《圆梦中华》——抗战80周年暨齐白石艺术研究会成立40周年, 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研究员百幅书画精品在呼和浩特市美术馆隆重举行。
张生礼在致辞
天安旭日耀金秋,抗战丰碑八十遒。
统帅宣声凝众志,铁流列阵壮神州。
青城泼墨龙蛇舞,白石传神铁血稠。
双庆同圆中国梦,丹青长卷写风流。
任萍在致辞
九月三日,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向全国人民及全世界人民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左大宁在致辞
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院长、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张生礼在致辞中讲到: 昔日的九一八,山河破碎,草木含悲。我们非常崇敬的伟大的人民艺术家齐白石先生登高远眺,痛书:“莫愁天倒无撑著,犹峙西山在眼前”。当北平沦陷,敌伪索画如狼,老人闭门拒客,贴告示曰:“心病复发,停止见客!”更书“白石已死”于门,以绝其念。“齐璜是中国人!若要画,先取我头颅!”宪兵破门劫画,老人愈愤,泼墨作《群鼠图》,题曰:“鼠辈猖狂,窃我稻粱!”又画《螃蟹》,题款:“看你横行到几时”。
孟利平在致辞
张生礼院长还讲到: 1945年日本投降后,白石老人非常高兴,经常画“清平福来”,画中老翁手持青瓷瓶,瓶与“平”谐音,象征清平;蝙蝠飞向瓷瓶,寓意福气降临。这种艺术手法在民间文化中常见,通过谐音传递对幸福、平安的朴素向往。 2023年齐白石大师诞辰160周年时。张生礼先生经过五年多的收集整理,撰写了《清平福来 百诗礼赞——人民艺术家 画坛巨匠 齐白石》一书,同年10月15日在全国政协文史馆由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举办了“喜甘寂寞”为主题展览,同时对该书进行了发布,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齐白石先生嫡孙齐展仪先生专为该书撰写了序言。专从白石老人数百幅书法、绘画、篆刻作品中精选了100余幅,按花卉树木、虾鱼水族、鸟语花香等11个类别进行七绝诗创作,并附文字注释。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向海内外出版发行,并以隶书、篆书(金文)重新创作书法内容,旨在让更多人了解齐白石的艺术作品及其精神内涵。
左一张生礼先生向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交流中心孟利平主任赠送《祖国颂》和《人民艺术家齐白石》两套书
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任萍女士在致辞中讲到: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亦是齐白石艺术研究会40华诞。双重纪念交汇,让今日的相聚更添历史厚重感与文化荣光。我们举办此次展览,核心是致敬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世界文化名人、国际和平奖得主齐白石先生,他不仅在国际艺坛赢得了璀璨盛誉。更为可贵的是,他一生坚守高尚的民族气节与强烈的爱国情怀。
张生礼创作丈二书法作品《内蒙古颂》七律诗
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面对侵略者的威逼利诱,齐白石先生毅然在自家门上贴出“绝止卖画”的告示,以‘幸不为侵略者所屈’的铮铮风骨,守护着民族尊严,这份在烽火中淬炼的家国担当,早已深深融入齐派艺术的精神血脉,成为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
呼和浩特市美术馆馆长左大宁先生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作为本次展览的协办单位,内蒙古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孟利平先生发言并宣布展览开幕。
其中有著名花鸟大师孙菊生、温英及张桂长、李炎兴共同创作《霞光翠绕春如锦》丈二作品;著名国画大师陈大章、王印杰及陈晨创作的《锦绣泰山》丈二作品,以及著名书法家张生礼先生创作的《内蒙古颂》丈二书法作品同时亮相与美丽的青城 呼和浩特市美术馆,受到了各界的好评。
现 场 回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