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给观众献上扣人心弦的表演”——访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杂技教练张亮

更新时间:2025-09-15 11:02  浏览量:1

“吴桥杂技一直靠高超的技艺与创新作品‘出圈’,这届杂技节,我们要给观众献上一场扣人心弦的表演!”随着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临近,张亮和他的学生们进入了备赛冲刺期。

44岁的张亮是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教务科副科长,同时也是该校的杂技教练。多年来,张亮投身杂技创编工作,在推动杂技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深耕。今年,杂技节“回家”了,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吴桥杂技人,张亮的心中满是期待。

5年磨一剑

近日,在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的排练厅里,学生们都在紧张认真地排练。他们身着练功服,在“一二、一二”的口号声中翻滚、倒立,练习各种动作。

张亮穿梭在队伍中,目光像精准的“放大镜”,发现问题便立刻上前:“这里你的重心要再靠下一点,一定要稳。”“腿伸直,绷紧脚尖,动作要到位(右上图)。”

“这次参赛的双人软钢丝节目,我们准备了5年。5年里,我们创新动作、提升难度、打磨细节,力求给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表演。这次的杂技节,也是这个节目的首次亮相,我们很紧张也很激动。”作为杂技节参赛节目的创编人员和指导教练之一,张亮道出背后的付出。从设计动作框架,到一次次提升难度,再到抠细节让技巧与艺术感融合,他们始终朝着“让观众眼前一亮”的目标努力。

参加这样的世界级大赛,学生难免有压力,张亮时刻关注着他们的状态。“孩子们的心理状态有起伏,这时我们就放缓一下训练节奏,帮他们卸包袱,状态好时就趁热打铁。现在,孩子们心理上的准备很充分了,就等着以最好的状态冲击金狮奖。”张亮说。

在传承中求突破

张亮与杂技的缘分,早在童年就扎了根。小时候,只要有登台的机会,他从不放过。1999年,他进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成为首届魔术班的学生。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并成为外出带队表演的主力。张亮带着学生到各地演出、训练,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埋下了“创新”的种子。

后来,张亮开始参与杂技创编工作:“传统杂技只有创新求变,才能在代代传承中不断焕发生机。”他带领团队打破艺术边界,将杂技与剧情、地方文化及多种艺术形式融合,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

2012年,由他执教的杂技剧《憨憨猫皮皮鼠》荣获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优秀表演奖。

2019年,《凌云狮秀——流星》节目让业界眼前一亮。张亮和团队将杂技舞流星和传统舞狮表演相结合,配以河北地方戏曲音乐为主基调的乐曲,进行大胆创新,更设计出“三名演员舞动流星同时翻飞”的高难度动作,这一动作也是第一次在流星节目中出现。最终,该节目获得了第十七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

2022年,张亮作为创编人员之一的《龙跃神舟——中幡》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该节目以传统中幡表演为基础,创新融入京剧、古典舞、武术等元素,动作包括“翻、转、腾、传、顶”等10余个原创动作组合。

为了让节目更加精彩,他们创编出“五米高度抛接中幡”“双幡上三节”等高难度动作,尽展吴桥杂技的“惊险奇绝”,不仅斩获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荣誉奖,还拿下了俄罗斯IDOL国际马戏艺术节铜偶像奖。

擦亮“杂技之乡”名片

“这届杂技节回到吴桥,是一次让世界重新认识吴桥、认识中国杂技的好机会。”作为土生土长的吴桥杂技人,张亮和团队成员不仅想在家门口给观众呈现一场高水平表演,更盼着能和各国的杂技高手交流切磋。“看看别人的创新思路,也把我们的经验分享出去,大家一起让杂技更有生命力”。

张亮说,吴桥是“中国杂技之乡”,吴桥杂技的魅力,从来不是一时的惊艳,而是代代相传的“匠心”与“求变”。“我们会继续创作出有文化底蕴、有时代温度、有吴桥特色的作品,让‘杂技之乡’的名片越来越亮,也让中国杂技在世界舞台上走得更远、更稳。”他祝愿杂技节圆满成功,也祝愿参赛选手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