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艺术宫,见识中国白-德化瓷,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止
更新时间:2025-09-16 16:37 浏览量:1
中华艺术宫‘万象本色’大展,展出了200多件珍品中国白-德化瓷,展期截至2025年9月19号,免费入场,不容错过啊!
福建德化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与江西景德镇和广州潮州(一说为湖南醴陵)齐名。德化窑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关于德化白瓷的历史演变,可以总结为十二个字,即“兴于唐宋,盛于元明,新于当下”。明代德化白瓷观音像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以嘉靖万历年间的瓷工何朝宗所制瓷像最佳。
瓷器的颜色,主要是由瓷胎中的铁元素含量决定的。瓷胎含铁量越高,瓷器的颜色就越深,“在高温下,铁含量1-3%左右呈现出青绿色,再提高3-5%左右逐渐呈褐色,到5%以上则成米黄色或深褐色。”(引自《陶瓷工艺的历史发展》)
白瓷瓷胎的含铁量非常低,在1%以内。德化县地处戴云山区,拥有最优质的高岭土,适于烧制白瓷。
这次‘万象本色’展出有当代大师的经典力作,有很多青年陶艺家的精品。还有一个专区,以‘泰兴号’沉船为核心,大屏幕上放映1822年(清道光二年) “泰兴号”商船海难,以及1999年澳大利亚著名的世界沉船打捞专家迈克·哈彻带领团队发现打捞沉船的记录片,展厅四周环绕式展示了历代德化陶瓷珍品,包括泉州博物馆馆藏的古代遗珍。
“泰兴号”商船长50米,宽10米,重1000多吨。一八二二年一月十四日,“泰兴号”从厦门港出发朝爪哇岛驶去。因途中遇强劲季风而偏离航线,在苏门答腊和爪哇岛之间的“贝 尔威得浅滩”水域触礁沉没。全船仅有190 名幸存者,其余约 1600 名乘客,约 200 名船员都随着“泰兴号”一起沉入海底。
“泰兴号”是近代中国打捞出水的沉船中,打捞完整无损瓷器最多的一艘,捞获35余万件中国清代瓷器,包括大量德化窑出口瓷器。瓷器精美,琳琅满目,种类丰富,是十九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外经贸互动与产业活动的重要见证。
2018年,泮庐集团董事长郑长来于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从英国联邦贵金属公司一次性买断“泰兴号”十二万馀件清代瓷器,至此这批珍贵文物得以回归祖国。
‘历史钩沉’专区,以‘泰兴号’沉船为核心,环绕展示历代德化瓷器珍品
‘万象本色’展出让普通大众欣赏到世界顶级的德化瓷器,我们为中国瑰宝,中华艺术感到无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