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喜鹊王王振华:让齐派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一一作者艺术评论家墨耕
更新时间:2025-09-17 10:35 浏览量:2
一支画笔,数点浓墨,勾勒出的不仅是禽鸟之形,更是千年文化的灵韵与时代精神的回响。
在当代中国画坛,王振华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传统功力,被誉为“关东喜鹊王”。作为齐白石第三代传人,他不仅继承了齐派艺术的精髓,更将画喜鹊这一题材提升到新的高度。
王振华的喜鹊画作,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物象描摹,成为传递吉祥、喜庆与希望的文化符号,飞入千家万户。
01 艺术渊源:齐派艺术的当代传人
王振华,号鹊羽,国家一级美术师,沈阳九鹊堂书画院院长。他自幼喜爱书画,1993年拜齐白石二代传人、著名画家王长久为师,系统学习齐派绘画技艺。
齐白石嫡孙、著名画家齐灵根先生曾为王振华《墨虾图》题字:“振华先生画虾,用笔用墨有齐派风度,功夫极深,构图亦有创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这段题字不仅是对王振华艺术功力的肯定,更是对其作为齐派艺术正宗传人地位的认可。
02 艺术特色:喜鹊画作的精神诗性
王振华以画喜鹊著称,他的作品充满了活力和情趣,淋漓尽致地呈现着生命的跃动。他笔下的喜鹊不仅形神兼备,更仿佛能让人听到“喳喳喳喳,喜事到家”的意蕴。
无论是“喜鹊寿桃”还是“鹊登高枝”,都象征着长寿和幸福美满,喻示着一个人节节向上,家庭出人头地。他擅长创作的“喜上眉梢”——喜鹊站在梅花树梢上,更是将吉祥寓意与艺术美感完美融合。
艺术评论家程义伟指出,王振华画喜鹊不只画于笔墨,而是植根于思想的沃土,浇灌于艺术的本体精神,孕育于感性淳朴的心灵,作品内核带有精神诗性。
03 色彩运用:齐派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在色彩运用上,王振华直接学习齐白石画花鸟画的手法,画桃画红梅常用纯度很高的艳色和对比色。对比色使画面响亮、明快、刺激,显示活力。
他学习齐白石使用曙红(洋红),这种红色浓艳明亮胜过胭脂,“艳不娇妖”。他讲究把握水分,能保证色彩既透明又沉着,不轻易把色与墨调在一起,而总是间离使用,以保证色调的单纯和明亮。
这种色彩运用方式,配以灵动的喜鹊,使作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04 艺术成就:从辽宁走向全国
王振华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2014年,他荣获辽宁省突出贡献美术家称号(全省十名)。2016年,在辽宁画坛鸡王网络大赛中,他荣获第一名“金鸡奖”。
2016年1月18日,《梦圆中华 喜入万家——王振华2016迎春书画展》在沈阳成功举办。此次画展共展出王振华及特邀书画家的作品共计120幅,吸引了众多书画家、书画评论家和爱好者,好评如潮。
画展闭幕前,王振华等书画家拿出十余幅作品进行义卖,筹得善款五万余元,全部捐给辽宁省国防教育基金会。
05 社会影响: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振华的艺术作品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他精心绘制的9.9米《百鹊图》被沈阳世园会收藏,《百鸡图》被朋友高价珍藏。
他的《九鹊鸣春》、《大富贵且喜》图被国家邮政总局选作2008年、2012年贺年卡封面。许多作品被省市领导赠予外国友人,另有作品被国家领导人珍藏。
近年来,已有近10000幅大小不等的画作被国内外朋友、收藏家、企事业单位收藏。中国书画职称润格评定中心评估其书画作品润格:国内市场价每平方尺为8000-12000元人民币。
06 艺术教育:传承齐派香火
作为齐派艺术的传人,王振华十分重视艺术传承。他对弟子们用心指导,大弟子龙女牡丹杨霞已在辽沈画坛小有名气。
近年来,王振华还利用网络自媒体义务传授齐派花鸟鱼虫画法,受到十多万粉丝的认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他对艺术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王振华曾说自己的艺术愿景是:“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王振华的喜鹊入万家”。这一愿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07 文化意义: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王振华的艺术作品不仅继承了齐派艺术的精髓,还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和个人创新。他的喜鹊画作既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人风格。
庄子云:“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王振华画喜鹊正是这种“朴素”的大美,诉说辽北人对艺术的追求,诉说着内心的激情与感动。
他的艺术创作,是对传统花鸟画的继承和发展,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时代活力的成功实践。
如今,王振华的作品早已超越画纸的界限。
他的喜鹊飞入国家邮政的贺年卡封面,飞入沈阳世园会的收藏名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厅堂。
更为难得的是,他利用网络自媒体义务传授齐派花鸟画法,受到十多万粉丝的认可,真正实现了“喜入万家”的艺术愿景。
在王振华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传统艺术的当代转化,看到了艺术家的社会担当,更看到了中国画艺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与弟子龙女牡丹杨霞合作作品
与徒弟龙女牡丹杨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