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报告文学|著名画家刘三多艺术与人生哲学 唐业继著(4)

更新时间:2025-09-17 13:36  浏览量:1

【前言】若不是身临其境,真是难以置信:一位地厅级退休干部,一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87岁高龄的老画家,一位自创的一幅画就已售出112万元的艺术大咖,20多个春夏秋冬,用作接待室、创作室、展览室、餐厅于一体的竟然是一间仅有40多平方米的“家中客厅”。肃然起敬中,我对随行陪同的李同学感悟道:“恰恰是这‘四合一’的一块小天地却藏着金矿的沃土,洒满了刘老的心血和汗水,更是体现出了他的艺术价值取向和生命内涵。”2025年3月24日,连续4个多小时的促膝交谈,从他出生于1939年3月谈至2025年的打算及今后的愿景;从其公开发表的处女作《美帝国主义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滚出去》到大机关为其在湖北省图书馆举办专题书画展及免费编印大型画册1000本。

图 刘三多《地下长城》1974年

(四)

我好奇地问刘老:“您是否有过一天24小时不休息只顾画画的情景发生?”刘老说:“几十年来,我每天晚上基本在12点有时2至3点才睡,每年都有十至二十天特殊情况通宵赶画,因为艺术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不付出哪来收获?我在咸宁群艺馆多年,都是对着镜子自己用剪刀剪头发,有一次刚好剪到一半头发,突然接到温泉镇办事处的通知,温泉镇咸安区的政协委员,马上到镇办事处开会。刘三多怕迟到,立即放下剪刀赶到镇办事处会议室。参加会议的代表,见到刘三多头顶一半长头发、—半短头发,都哈哈大笑起来。刘三多有点尴尬但带着微笑说:我也想赶点时髦呀!大冢笑得更起劲……”为创精品力作,他长年熬夜,有时还熬通宵。

1974年,新中国成立25周年向全国征集作品,当时在咸宁地区工作的刘三多,接到这一任务后立即投入想题材,想构思。1969年,中苏边境发生了多起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苏联百万大军压境。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涵盖了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外交策略三个方面,成了国家安全发展的战略思想,成了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形成了全民搞战备的运动。

尤其是深挖洞,迅速在全国大中城市展开,一场设防工程建设的人民战争在中国打响。刘三多当时在咸宁温泉与各单位干部群众一起参加挖防空洞,……这引起构思创作《地下长城》。在咸宁市温泉一处低矮的旧平房里,历时3个月,创作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地下长城》以工农兵热火朝天挖掘地道为主景的草图完成后,省美术院评审人员一致看好该画,但同时又认为画面仅在“挖”字上做文章的构思显得有些平淡,盼能把画面内容描绘得更深入。正遇修改困难时,受阳武干渠(阳新县一武昌县)经过咸宁的水隧道完工,在通水前地区各部门代表乘大交通车通过一年才挖通的隧道表示庆祝。

刘三多在车上受到深深地启发,找到了修改《地下长城》的方向和灵感。新草图改成车辆、坦克、大炮等在地道内繁忙通行的场景,一位“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民兵站在地道中央指挥交通,挖洞大军正在结伴向新地段开进……,此画大有进展。省美术院冯今松院长又组织多人讨论,刘三多又进行局部修改,最后定稿。

在此段时间刘三多参观了武汉多处地下工程,到部队画大车,摩托车,步枪等军用品。刘三多在咸宁地区印刷厂找到一位女工,请她当《地下长城》指挥的女模特,画她的像。《地下长城》从最初挖到后来女民兵指挥交通,多幅初稿、色彩稿及放大定稿全由刘三多一人完成,50多年来一直保存在身边。草图、色彩稿和最后修改确定的大稿后,离开北京参加全国美展时间较紧,省美术院院长冯今松提出,请伍振权同志参加合作创作油画《地下长城》。当时全国和我省都有合作创作先例,刘三多自己也能单独完成,但因画幅大,画面人物车辆细节多,离送参展时间不多,为把此画完成得更好,刘三多乐意答应伍振权帮忙一起合作画。

宽2.84米、高1.12米的巨幅油画《地下长城》完成后,送到北京参加全国美展评选,全国共有8幅内容题材相同的作品,评选结果只留《地下长城》,此画成为1974年“国庆25周年”全国美展中唯一一幅同类题材作品。此画又于1975年参加"1972年11974年全国美展部分作品陈列展览",1977年又参加了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5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入选1977年版的上海《美术》课本,入编由国务院文化组编辑的,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作品选集》大型画集,被邮电部印制邮票发行,拍入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伟大时代画卷》。

并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全国40多家报刊发表。这幅作品的经典之处,不仅体现了题材的选定与美的诠释,以祖国特定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如一部恢宏大气的史书,记载着祖国前进的历程,奏响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音,而且在艺术技巧上,调动了构图、透视、色彩等艺术手段,利用视觉距离凸显主体,精准把握观者的视觉角度,营造了一种恢宏磅礴的气势。“《地下长城》如一块丰碑,不仅记录了那个红色的年代,也镌刻着一种熔铸于中华儿女血脉之中的民族精神。”《地下长城》名噪全国,被公认为“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的典范之作,各大报刊、画刊、出版社争相刊登、出版、评介,并不断被多方选用。

1974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刊登《全国美展观后》一文中写道:“……《地下长城》在宽敞明亮,运输繁忙的地下坑道中央,一位英姿飒爽的女民兵战士,指挥着川流不息的备战大军。从这幅画可以看出,我国亿万军民,为了保卫社会主义祖国,防止和反击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正严阵以待,时刻紧握手中枪,加紧战备,不管侵略者从天上来,海上来,陆上来,都叫他们有来无回。

画面表现的是一座地下长城,但观众却可以深刻地感到: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亿万军民更是一座打不破的钢铁长城。这幅画的艺术处理也较有特色,那将开出画面的汽车,以及正在走出画面的一群工人的动态,把观众也引出了画面,引向画面没有交代的更宽广的空间。这幅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效果都突破了画面本身的局限,从而使画内有限的形象与画外深邃广远的境界相沟通……”

2007年,刘三多蜚声文坛的代表作品《地下长城》在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上以112万元的高价成交。《地下长城》所得画资与伍振权对半分成,刘三多将此次卖的钱已用于付清购房款。刘三多对此谈道:当初卖《地下长城》是为了证明自己,因为有些人认为美术作品要远离政治,不认可我的创作。画卖出了就说明我的画也是被市场认可,被大众认可的。

在此之前,刘三多受武汉收藏品市场总经理闫春亚、副总经理易有章邀请,2006年12月8日至15日,“刘三多油画作品展”在武汉收藏品市场多功能展厅展出。展览展出了刘三多创作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部分油画、素描等艺术佳作近百件。展览期间,刘三多先生还将举办“油画艺术与欣赏”专题讲座。这段时间也曾参加收藏品市场拍卖活动,拍卖过3幅画。

刘三多说:“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的画只作为心意的表达赠送给好友,一定会署名。”(待续)

【作者简介】唐业继,退休于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系中国法官文学艺术联合会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1982年在《天津日报》发表处女作后,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湖北日报》及《红旗》《人物》《方圆》《人民司法》《中华英才》《中国艺术鉴赏网》《半月谈》《散文诗》《长江文艺》《楚天主人》《楚天法治》《人民网》《中国法院网》等百余家报、刊、台、网发表新闻、文学、摄影、评论等作品万余篇(件),百余次获奖。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