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历史的碰撞,点“靓”左岸新风尚
更新时间:2025-09-18 01:15 浏览量:1
最美的声音,是家园同频的回响;最好的生活,是家园共育的互动。为进一步构建全龄友好的文化共生社区,探索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的创新融合,左家庄街道充分利用首汽家属院的居民构成和区位优势,通过道路空间重置、步行空间规划,议事空间打造等形式,以地绘艺术大道的“微改造”方式整合零散的公共空间,打造出满足儿童、中年人、老年人全年龄段人群需求的公共空间体系。让住在这里的居民感受着市井文化和美育空间带来的碰撞感,在欣赏亮马河四季美景的同时,感受着多元化的活力和“潮”范。
彩虹步道串联时光记忆
新源南里社区的首汽家属院紧邻亮马河畔,小院存在道路狭窄、缺乏阳光,活力不足、常驻居民以首汽退休职工为主的特点。为更好的解决以上问题,街道与中央美术学院联手,通过红黄蓝三原色地绘打造艺术大道和活力健步道,串联起了小院老邻居的时光记忆,凝聚了共识,提升了居民的凝聚力,同时,通过慢行步道的打造,将狭窄的院落分为快慢行分区,让老人、儿童在漫步中感受温暖、安全和快乐。
童趣天地重构成长空间
首汽院在前期的共商共治工程建设中,为辖区青年和老年群体建设了健身场,让楼院居民能够不出院享受健身带来的快乐。为更好的融入儿童元素,通过童话城堡主题的地绘设计打造了集中青年、老年人健身和儿童游戏区融合的全龄友好活动区。同时,结合小院尾端的议事亭区域,打造了以迷宫式园林空间为主题的地绘,结合畅和亭和边缘座椅共同打造“社区微园林”,一方面让全龄段居民有地聊天、有地娱乐、有地议事;另一方面也更好的改善了自行车、电动车停车乱的问题,形成了人、车区域的空间分隔,重构了公共空间的体系建设。
户外艺廊激活美育基因
校地共建聚合力,双向奔赴共发展。作为亮马河景观改造点位的延伸,社区联合中央美术学院以小院墙体空间和区域空间为载体,结合首汽文化,打造了以党建引领、首汽文化、儿童发展为主题的文化墙整体设计和绘画,进一步拓宽了“校社联动”项目内涵,探索了创新共建模式,把高校智慧、青春动能向社区一线“引流”,做到联动“零距离”,实现双向赋能提升,既有利于青少年开展美育共建,也有利于和谐社区的创建。让亮马河的“文艺范”吹进了社区,让院内居民充分感受到文化氛围,传递文明新风,实现了小区颜值与人居环境的“双提升”。
共享客厅重构邻里关系
为更好的为居民搭建户外沟通平台,提升小院空间的使用效能,在小院内打造了两处小院会客厅。一是充分利用小院拐角处的阳光空间区域,打造了阳光会客厅,该会客厅涵盖了居民休息、畅聊、议事等功能,同时在会客厅背面打造了多元维修空间,通过维修空间的重置,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达到了多元融合的效果;二是通过小院尾端议事亭的环境提升,给居民提供了议事、纳凉的活动空间。两处空间的打造,进一步提升了邻里关系,重燃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激情,构建了和谐氛围。
门户地标擘画发展蓝图
飞跃之门艺术装置,通过不锈钢锻造的流线造型,展现出首汽院从历史中走来,通过小院的自我塑造、居民的自我管理、治理的自我提升,逐步飞跃发展,同时,融入亮马河流水的造型和新源南里社区“鲤跃邻间”的品牌打造,形成了政府与居民之间的鱼水共生关系,亮马河畔与居民小区之间的城市联动关系,这既是文化地标,更是通向未来的起点。
用爱呵护“小”伙伴
用情凝聚“青”力量
用心服务“老”朋友
未来,街道将继续
以“为民服务”为核心主线
以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
社区基层治理能力、辖区社会资源
居民志愿体系建设等内容进行融合
打造“左岸V动力”品牌提升
助推基层治理发展新动能
打造兼具历史厚度
与青春活力的左岸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