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廷华“艺术之艺术”具有灵魂香味
更新时间:2025-09-17 22:23 浏览量:1
丁廷华“艺术之艺术”具有灵魂香味
文/古广祥
(香港新闻出版社、艺术家智库)
自艺术家智库成立以来,我与国内近千名书画艺术家缔结深厚友谊,亦持续向港澳台地区推介他们之艺术成就。数年前,承蒙深圳张春阳老师引荐结识重庆油画家丁廷华先生。丁廷华,1959年9月生于重庆,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创作中心画家、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及工艺美术设计师。
油画家丁廷华
艺术家乃灵魂之拓荒者,以“具象”为根本,或以绘山川形貌为追求,或以塑人物神态为使命, 总之是以提炼“事物本质”为最高责任。廷华君久居山城,对静物、风景及花卉创作情有独钟。凡创作,每以“渐隐法”藏情志于胸中,蕴思想于无形;每借“艺术无限之可能”阐述“变”与“和”之统一。
这是一幅以荷塘残景为主题之油画。廷华君以黑、灰等深沉色调为主,营造古朴、沉静氛围,这种点缀展现出画家对自然景物深刻观察与艺术提炼之纯熟。
艺术家是“意义的创造者”,优秀作品可谓是“思想触发器”,而非对事物“复制”之单一行为。从美学角色来看,荷塘残景具有“思想张力”和“色彩粗狂”之美,这种“透镜思维”及“豪迈主义”造诣,为廷华君“近景性”作品赋予“读罢仍需再读”之深邃意涵。恰如康定斯基所说:“艺术是心灵的活动,是绝少有人察觉的‘心灵震荡’,是一种藏在自然形势下的心灵特殊状态。”兹撰本草对联阐述廷华君“以色载道”之艺术修养,联曰:
太奈/歧良/连/独活;
可离/毕勃/信/无疵。
美术乃“情”之外化也。从辩证角度而言,廷华君追求的是东方美学“含蓄饱满”与西方艺术“本质探索”之有机融合,而非色彩之简单堆砌与生硬叠加。这种以“情”唤醒灵魂,以“魂”深化认知之创作逻辑,再一次印证认廷华君对“技道合一”与“以色载道”之娴熟践行。诚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艺术非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之传达”。廷华君在创作中切入“艺术让人成为人”之思考。
这是一幅描绘“残荷”油画。廷华君以粗犷、豪放的笔触勾勒“残荷”经沧桑后的坚韧之态,这种“随形赋彩”不仅塑造了“残荷”之形,同时还传达出画家对时光流逝、生命轮回的思考。
艺术家并非“既有事实”之仆从,而是以“意义创造者”身份,为生活赋予新价值。为使艺术造化生活,廷华君敢于对美学元素进行加工、取舍与重组。这种提炼,本质上是对世界“现象”与“本质”之哲学叩问。廷华君曾言:“美术无变,灵魂则困于旧识;灵魂之进,美术则破于窠臼。”又道:“惟美术之‘变’,方可促灵魂之‘进’。”这种“进益法”,为作品注入精神重量,着实让人摆脱了“功利束缚”。
这是一幅描写乡村小筑之作。廷华君运用粗犷豪放之厚重油彩,不仅塑造房屋的斑驳质感,还借树木之错落分布与房屋前景、中景、背景传递乡村生活之恬淡与质朴。恬静之幸福,从不在“拥有多少”,而在“守住多少纯粹”,此乃懂生活之意义所在。
在这个物欲战胜灵魂年代,艺术之光辉正面临被稀释困境,从本质上而论,这是“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之侵蚀。然,廷华君摒弃对“是非”之盲目附和,诚如歌德所说:“艺术的真正生命正在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因此,廷华君每以色彩之“无界性”“气质性”剔除现实之繁琐,在“不确定中开拓可能”之过程中,为“不确定”切入秩序、形式与理性元素,使作品形成“物”与“技”最稳固、最本质之几何结构。廷华君非孤独之创作者,其为不同群体构建了另一个意义共识体。关于廷华君在亚麻布上从“太奈”之“单一指向”到“可离”之“多义共生”探索,本草对联有此论述,联曰:
没骨花/鲜支/香独活;
指天笔/胜写/紫风流。
上联:“没骨花”技法之核心;“鲜支”乃不艳俗、不沉闷之美学体现;“香独活”乃色彩“气质性”。
下联:“指天笔”自信之表现;“胜写”乃“技进乎道”之承认;“紫风流”乃“气韵美”之洒脱。
这幅油画聚焦荷塘景致。廷华君采用暖米黄、棕褐色调交织,将荷叶的舒展、蒲棒的挺翘形态富有肌理感。笔触可谓极具个性,色调也显粗犷豪放而精准。
美术界普遍认为,艺术并非现实之奴仆,若美术沦为“机械复刻”,则如同哲学领域之“朴素实在论”。我认为,廷华君之作,绝非止于“画得像”,而是通过情感浓淡、笔触秩序为作品找到了匹配载体,其笔触超越了“好看”之视觉表层,颜色亦蕴藏“独活”与“风流”之深层美学。
这幅油画在色彩运用上大胆且富有创意。廷华君以大面积蓝紫色为主调,营造出乡村“神秘、静谧、梦幻”之氛围,橙黄色果实与绿色植被之点缀,既打破了蓝紫色之沉闷,又增添了画面生机与艺术张力。有本草对联为证,联曰:
荷扑/层青/蓝布正;
墨飞/只实/老材香。
生活,就是理解。从美术与灵魂之变进关系而论,“荷扑”及“墨飞”使人对画家才情产生敬仰,“层青”与“只实”令人催生艺术假想,“蓝布正”“老材香”令人联想“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之悠闲就在身边。廷华君以“无目的之合目的性”创作理念,成功将“最个人”情感转化为“最普遍”之表达。这种以灵魂之“进”反哺美术之“变”的“净化说”,恰如“真理诺言”洗刷着人们灵魂中日积月累之灰尘。英国油画家雷诺兹说过:“屋中有画,等于悬挂了一个思想。”丁廷华“艺术之艺术”具有灵魂香味,能不收藏乎?
图文源于作者 古广祥 编发 常小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