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遗民风骨笔端凝—戴易《隶书七言诗轴》的艺术赏析

更新时间:2025-03-14 15:40  浏览量:9

遗民风骨笔端凝—戴易《隶书七言诗轴》的艺术赏析

在清代书坛,戴易以遗民身份独树一帜。其《隶书七言诗轴》,笔含渴意,劲健中融入行书灵动,打破传统隶书藩篱,结体与波磔皆有创新。虽技法存微瑕,却以探索之勇,在隶书长河中留下独特印记,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题记

清代书法经历了从帖学到碑学的转变,早期延续明季书风,中期帖学渐衰,碑学兴起,晚期碑学达到中兴。书法家们如王铎、傅山等在继承明代遗风的同时,也开创了新的书法风格,形成了雄浑渊懿的书风。清代书法集历代之大成,篆隶之风大盛,是书法发展史上的又一个中兴期。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清代著名书法家戴易书法作品。

戴易出生于1621年卒于年限不详,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士。他才情出众,极善吟咏,且擅长书写径寸八分书,笔法精湛。在人际交往中,其独与徐枋结为至交。徐枋身为崇祯壬午举人,却终身未入仕途,一直身着布衣。他性格峻峭耿直,与宣城沈寿民、嘉兴巢鸣盛并称为 “海内三遗民”,诗文、书画造诣颇高,在当时享有盛誉。

戴易擅径寸八分书,笔法精妙,起笔藏锋、行笔稳健、收笔利落。结构严谨又不失灵动,字间气脉相连。受时代与交友影响,其书风古朴典雅,透着超脱气质,艺术价值颇高。

代表作品有:《隶书七言诗轴》等 。

清代书法家戴易《隶书七言诗轴》赏析

清代书法家戴易《隶书七言诗轴》纸本 纵134.9厘米,横58.3厘米,南京博物院藏。此作以渴笔展现劲健之感,兼具行书笔意,用笔苍古且刻意求新。戴易身为明朝遗民,因眷念故国、哀痛身世,艺术旨趣趋向 “异格”。这一风格背离清代前期沿袭明代的 “帖学”,转而追求个性,崇尚独特倔强,积极探索新意。

作品在笔法上多有创新,结体由扁平变方正,波磔从长出化为紧敛,融入大量楷书笔法,行草笔意更为夸张。虽取法郑谷口,但形似不足。郑谷口用笔能融合篆书的 “沉” 与隶书的 “逸”,点画精妙;戴易则用笔荒率,笔法单一,转折处弊病明显,横竖撇捺形成程式化习气。整体上,作品笔法恣纵、波磔变化少、体势偏楷书、章法凌乱,艺术水准有限。不过,在隶书复苏阶段,戴易追求 “异格”、刻意创新的勇气值得肯定。

释文:“风来松度龙吟曲,雨过庭余鸟迹书”。

欣赏了戴易《隶书七言诗轴》书法作品,我深深折服于其别具一格的风格与技巧。作品以渴笔取劲,融入灵动的行书笔意,尽显苍古之态却又刻意求新。笔法上,打破传统隶书规范,结体方正、波磔紧敛。虽存在一些不足,但其探索精神在隶书发展历程中意义非凡,让人印象深刻。

赏名家书法,品从容人生。读者们,观赏了听月为你分享的了戴熙以上这些作品,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一起探讨书法艺术的魅力!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