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深圳把26位艺术家和超万件艺术品“搬”进课堂 隔空与艺术大师们“对话”

更新时间:2025-09-19 08:55  浏览量:1

在教室里沉浸式逛博物馆和美术馆,隔空与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大师“对话”,观察超万件艺术品的细节和技法,甚至还可以把自己的创作成果放进虚拟展厅……这是深圳课堂最新上演的AI美育应用场景。本周开始,深圳10所学校试点“艺乎-艺术教育数智化应用”项目,项目计划明年7月前在深圳中小学全面铺开。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和文化自信的关键途径。近年来,广东各地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打造特色美育品牌。深圳发挥科技之城的技术优势,以企业为依托,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新技术创设学习场景、创新教学方式、活化教学内容。

试点上新,开启学生艺术新世界

9月17日下午,深圳坪山区未来学校的孩子们,激动地凑在教室前方,看学校副书记黄志炫为他们演示最新安装的应用。伴随着黄志炫在大屏幕前滑动手指,一幅幅水墨画和岭南名画在学生们的眼前“轮播”。

除了绘画板块,该系统提供书法、玉石器、陶瓷器、碑帖拓片等不同资源,融汇书画、陶瓷、古籍等海量权威资源,并通过高清细节浏览、VR虚拟展厅和数字地图等交互功能,实现沉浸式艺术学习。在“中国名画十记”“世界名画十讲”和“岭南美术”三大特色模块中,系统以故事化叙事贯通中西艺术经典,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育是培养学生生命感知能力跟思辨能力的非常好的学科。”黄志炫负责该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在他看来,AI时代,信息检索变得非常便利,但仍有一大痛点没有解决,就是学生们无法身临其境看原作、看高清的艺术品。“该应用把所有艺术类的作品归纳得非常完整,同时,任何一张作品都能够被放得很大,相信这背后,数据的采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对于学生去理解艺术作品,以及其背后的意义,有非常大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系统不仅给学生们提供了与大师和名作“面对面”的机会,还让学生们可以自主在虚拟展厅策展,展示自己的作品。“我们在学校里也给学生们布置了很多展示区,但很难把全校学生的作品都放上去。现在有了虚拟展厅,学生们自己策展和设计动线,还可以邀请家长在线上浏览。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在虚拟世界实现了!”黄志炫惊喜地表示。

据了解,本周,包括坪山未来学校在内,深圳将有10所学校完成该系统的安装。预计明年7月前,该项目将在深圳的中小学全面铺开。

AI赋能,链接开放丰富美育资源

美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根植于岭南文化沃土,广东将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美育课程深度融合,同时各地也因地制宜、美出特色,且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形式。

以深圳为例。今年年初,深圳发布《关于推进学生“美育一件事”工作的通知》,旨在通过这一创新项目,引领美育从单一的“技能培训”向“生活全面浸润”转变。在大美育观统领下,将学生“美育一件事”作为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切入口,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推动形成“时时、处处、事事、人人”的大美育发展格局。今年4月,深圳市教育局印发的《深圳市学校美育浸润行动方案》还明确,加快人工智能美育应用场景建设,链接最开放、最丰富的美育资源,形成无边界、重交互、强体验的人工智能美育应用场景。

技术要最终落地,离不开政企校协同。智慧教育场景的实现,依赖于AI背后的强大技术支撑。雅昌文化集团作为中国艺术产业的领军企业,依托集团32年艺术资源积累和技术优势,开发的雅昌“艺乎——艺术教育数智应用”通过高清数字化、3D建模、VR/AR、AI等技术,将静态艺术资源转化为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体验,覆盖艺术史脉络解析、经典作品鉴赏、艺术家年表、360度虚拟展览及博物馆知识互动百科五大核心功能,为学校提供个性化艺术课程。

雅昌艺术教育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应用涵盖“艺术史、艺术家、艺术品、数字展、百科”五大基础板块,以及“岭南美术、中国名画十记、世界名画十讲”三大特色板块,以体系化、知识化整合艺术教育内容。目前,该应用整合超万件艺术品、50多场虚拟展览及26位艺术家人文资源。未来,每个板块每年持续更新内容,让艺术教育更加公平。“通过该应用,我们为深圳中小学提供个性化艺术课程,助力青少年审美素养与创新能力提升,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注入科技与文化双重动能。”该负责人表示。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