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张大千的天价“菜单”:不做吃货怎懂艺术

更新时间:2025-09-19 09:00  浏览量:1

近现代绘画史上,无论是吴昌硕、齐白石,还是溥心畬、张大千等,他们因各自的绘画作品名声大噪。同时,他们也是著名的“吃货”:吴昌硕爱吃酒席;齐白石对“虾皮白菜”念念不忘;溥心畬更是以“吃货”著称,对吃格外挑剔,在之前的保利春拍上,他的一张菜单被拍到了52万元。

张大千的作品里经常出现蘑菇、胡萝卜、青笋、白菜等蔬菜,他在晚餐前也会一丝不苟地写好当晚想吃的菜交给厨师。他手书的21张精美菜单,于2018年在纽约佳士得拍卖,最终以每张均价34.6万元人民币拍出。这些菜单是1977年至1979年,张大千居台湾时的私人厨师徐敏琦的珍藏品。

纽约佳士得中国画专家珍妮·唐说,张大千也是一位美食家。他喜欢美食,也喜欢画美食,他对自己学生常讲的一句名言是“一个不懂得品尝美食的人怎么可能懂艺术”。

徐敏琦被引荐给张大千时,刚学过厨艺不久。他回忆说,张大千待他如家人,几乎每顿饭都一起吃。因为张大千是个美食家,对他做的菜品常直言不讳地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张大千把他和自己的弟子一样对待,手把手教他书法。

张大千的母亲是个非常会做菜的人,父亲也很懂吃,在耳濡目染中,他自然也成了美食家。在他撰写的食谱《大千居士学府》中,用漂亮的行草记载了十七道他最爱吃的家常菜,包括粉蒸肉、红烧肉、水铺牛肉、回锅肉、绍兴鸡、四川狮子头、蚂蚁上树、酥肉、干烧鲟鳇翅、鸡汁海参、扣肉、腐皮腰丁、鸡油豌豆、宫保鸡丁、金钩白菜、烤鱼等。张大千常以画论吃,以吃论画。在他的绘画创作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吃货”的本质:蘑菇、萝卜、竹笋、水果、白菜……这恐怕都是他老人家喜好的食材吧!

在张家的餐桌上,出现最多的菜莫过于粉蒸牛肉。粉蒸牛肉原本是四川小吃,叫小笼蒸牛肉。这道菜香浓味鲜,而且麻辣可口,里面要放大量豆瓣、花椒,有些人还要放干辣椒面,以增其香辣。

图片源自网络

被张大千的厨艺“俘虏”的大家也数不胜数。著名书画家谢稚柳曾回忆道:“大千的旁出小技是精于烹饪且对客热情,每每亲入厨房做菜奉客……所做‘酸辣鱼汤’喷香扑鼻鲜美之至,让人闻之流涎,难以忘怀。”国画家徐悲鸿在《张大千画集》序中称张大千“能调蜀味,兴酣高谈,往往入厨房做美餐待客”。

在烹饪上,张大千将绘画艺术巧妙地结合进去。他做菜刀功讲究、火候恰当、造型别致,菜品色彩更是依食材天然色泽而成,还往往以拼、切、镶等手法构成优美的图案,真是匠心独运,妙趣横生,能让人无论味觉还是视觉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热情好客的张大千经常在家中以精致菜式宴请宾客,由他草拟并书写的菜单更是被赴宴者珍视为“墨宝”。在张大千的创作中,菜单自成一项。这种创作形式在同辈艺术家的作品中从未出现过。

去敦煌写生时,张大千还发明了许多运用当地食材烹饪的菜,比如白煮大块羊肉、蜜汁火腿、榆钱炒蛋、嫩苜蓿炒鸡片、鲜蘑菇炖羊杂、鲍鱼炖鸡、沙丁鱼、鸡丝枣泥山药子等。光听这些菜名,就叫人垂涎三尺,况且在敦煌这种贫瘠的地方,他能做出这些美食,的确让人难以想象。

张大千吃东西讲究原汁原味儿,做菜不放味精,在烹饪方法上也有所讲究。烤,古代叫“炙”,在烹饪手法里面是最原始、最直接的。烧烤是最能让食材接近其本味的方法,也是张大千最爱的烹饪方式。

在张大千台北住宅的庭院里,就有一个专门用于烧烤的亭子,取名“烤亭”,专供家人与宾客品尝蒙古烤肉。除了烤架以外,他还在亭子中放了数个四川泡菜坛子。在台湾是没有郫县豆瓣的,而郫县豆瓣又是川菜的灵魂,所以张大千就用泡菜来代替。

张大千一生都把烹饪当作一门艺术来追求,在他的眼里,一个真正的厨师和画家一样,都是艺术家。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