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遗泉州AI艺术展在泉州市区威远楼启幕
更新时间:2025-09-19 09:59 浏览量:1
早报讯(融媒体记者张素萍 王柏峰 通讯员曾世彬 文/图)昨晚,以“AI无界·艺术共生”为主题的2025世遗泉州AI艺术展在泉州威远楼广场启幕。这场突破性的展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泉州22个世遗点及非遗元素进行创造性转译,以近百件多元科技艺术作品,为公众呈现一场传统文脉与未来科技交融的沉浸式体验。
丝路联盟海外会员代表、国际组织代表、外国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官员代表现场观展
本次展览是2025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系列活动暨丝绸之路城市(泉州)文旅嘉年华的组成部分,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泉州市文旅经济发展总指挥部指导,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承办。展览旨在通过AI技术激活世遗之城的千年记忆,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探索“传统焕新”的可持续路径。
艺术展部分展品
展览中,AI技术对泉州文化符号的创造性重构成为大亮点。华人首位女性策展人陆蓉之的雕塑作品《宝藏萌奶奶》,将“人机共舞”的方式融入其中,打破了传统雕塑的手工局限性;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许毅博创作的《一》,以隶书“一”的苍劲笔触为原型,将其转化为机械运动的基准单元,通过数字编程控制,数百个单元可进行精密阵列运动,如海浪起伏,模拟宋元商港帆影交织的盛景;数字艺术创作者王志鹏的《矩山图》,以世遗泉州自然与人文数据为基底,采集泉州自然天气、GDP经济数据等信息,通过自定义算法,生成兼具清源山形韵与海丝脉络的“数据山水”;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刁娟的《坎中满》,以泉州海洋文化为灵感,打造数字纤维装置,作品借鉴闽南非遗金苍绣针法,层叠绣制水波轨迹,隐喻海丝航运中泉州人“外柔内韧”的精神基因……
众多作品凭借独特的艺术表达与科技融合思路引发关注。AI艺术家以“文化转译者”的身份创作,为威远楼及泉州22处世遗点、泉州花灯、泉州簪花等打造新形象,旨在打破时空与文化的单向叙事。
据了解,展览将持续至10月29日,每日开放时间为10时至18时(周末及节假日延长至21时),市民游客可提前预约免费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