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莫言“文学艺术不是唱赞歌的工具”的谬论
更新时间:2025-09-20 21:15 浏览量:1
驳莫言“文学艺术不是唱赞歌的工具”论
在一档节目里,莫言曾宣称“文学艺术不是唱赞歌的工具”。这番言论乍一听,似乎是在强调文学艺术应具有批判性与独立性,但细究他的作品,却能发现其中诸多经不起推敲之处。
莫言在其作品中,常常热衷于描述一些特殊场景,甚至将一些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描绘得活灵活现。例如,他笔下出现人物十五岁以前不穿衣服这样荒诞的情节,这种描写脱离了正常的社会认知和生活逻辑,给人一种为了博眼球而故意为之的感觉。
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莫言在作品中存在严重的双标现象。他一方面对社会的某些阴暗面进行所谓“写实”的放大,另一方面却对一些本应批判的对象进行美化。比如,他会描写土匪有着好心肠,把土匪这种在历史上烧杀抢掠、危害百姓的群体进行不恰当的美化;还会提及日本侵略者对百姓好,这完全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期间,犯下了南京大屠杀、细菌战等累累暴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这是不容置疑和篡改的历史真相。
文学艺术固然不应仅仅是唱赞歌的工具,但它绝不能成为歪曲历史、颠倒黑白的手段。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基于真实的历史和社会现实,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而莫言这种双标的创作方式,严重违背了文学的良知和责任,这样的作家不值得我们信服和崇敬。我们应当以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为指引,去评判文学作品和作家,守护好历史的真相和人类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