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提升·引领:“共绘新时代——国家艺术基金优秀美术作品展览”观后|美展大家评
更新时间:2025-09-20 21:41 浏览量:1
9月4日至10月12日,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共绘新时代——国家艺术基金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在山东美术馆隆重举办。为深度解读展览背后的艺术价值与时代精神,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和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广泛发动省内外知名美术评论家和青年评论家参与评论,撰写短评和长评。自9月20日起,山东艺研院、山东文艺评论、山东美术馆公众号和齐鲁壹点、新黄河等新媒体将陆续推出系列短评。
我们期待通过本专栏的系列评论,能够引领观众超越单一的视觉观赏,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时代语境与文化内涵。
敬请关注系列评论,与我们一同走进这场艺术盛宴,感受画笔下的时代脉搏。
方向·提升·引领
“共绘新时代——国家艺术基金优秀美术作品展览”观后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尹德辉
“共绘新时代——国家艺术基金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于9月4日至10月12日在山东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共展出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漆画、书法、篆刻、摄影、工艺美术等135件(组)作品,基本涵盖全部美术种类,是对我国青年美术人才现状和未来艺术前景的一次集中展示。
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成果斐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国家艺术基金自2013年12月成立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立足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从申报立项到结项展出各个环节,始终坚持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统一,坚守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根本方向,为体现国家艺术水准持续打造推出美术精品,为美术人才健康成长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展览从多个方面呈现“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方向,集中体现为六个主题:第一,反映国家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成就。如表现我国航天事业伟大壮举,李根的油画《探月归来》、梁治华的雕塑《航天之路》、毛珠明的中国画《逐梦寰宇问苍穹》等,从不同侧面再现中国人民飞天揽月的浪漫主义情怀和当代航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第二,展示中国人民奋力开创新时代的无穷力量,表现新时代中国蒸蒸日上的现代景观。如张旭的油画《逐梦·向海图强》、刘亚安的油画《时代新景·都市蜜蜂》、唐晓明的水彩(粉)《美丽乡建进行时》、王高升的书法《家国情怀》等。第三,再现统一多民族大家庭历史与现实生活。如苏丽霞的中国画《敦煌守护者》、要红宇的中国画《走进盛世那达慕》、黄杰的中国画《复兴的号角·丝路情》、刘大明的油画《塔吉克人的婚礼》等,表现了民族团结、奔向未来的盛世华彩乐章。第四,呈现面向世界与展望未来的历史新境界。如刘玉龙的油画《扬帆起航·海丝起点之厦门港码头》、毕敬虎的水彩《丝路琵琶梦》、王汐月的版画《斑斓新丝路》等。第五,表现新中国历史英模人物和现代青年人生活。如李惠东的雕塑《群山同响·邓小岚和马兰村少儿合唱团》、王蓓蓓的摄影《荣光》、张琳的中国画《早上好》、张杰的油画《城市梦》等。第六,弘扬再现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如王勇的中国画《中华大医》、裴杰的雕塑《传承与荣耀》、王君月的版画《天问》等。这些作品聚焦时代发展与历史进步,贴近新时代中国现实生活,将国家艺术基金“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导向鲜明呈现在一件件风格各异的优秀作品中。
国家艺术基金的正确引导,不仅为无数青年美术家提供了成长的机遇和平台,而且奠定了新时代中国美术未来发展的健康与光明之路。
作品创新推动艺术观念更新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各项美术创作,围绕“出精品、攀高峰”的艺术使命,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坚定正确艺术方向,奠定文艺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的正确思想根基,又遵循艺术规律创作探索实践,在观念、题材、形式、技法、材料等方面开拓创新。经过十余年耕耘累积,基金支持培育了大批新美术人才,产出了大量体现新时代风貌、开拓新艺术语言风格、个性鲜明的优秀美术作品。随着国家艺术基金影响力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美术工作者主动承担起新时代艺术使命,不仅创作了优秀作品,而且越来越呈现出走出传统、超越现代的明显前进趋势,美术创作创新极大推动了新时代艺术观念更新。
首先,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在新题材新内容中得到创新性发展。如马杰的《暖阳》,人物造型在线描勾勒、填色渲染上都极具传统功力,构图色彩又吸收现代绘画的语言特色;《心印寂静》以传统的题材、构图、笔墨语言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现代新感悟;周祥的《楚河汉界》以综合材料语言对画面构成进行大胆创新,突破了很多中国画传统边界。第二,为西方绘画和现代主义赋予时代新情感、新内涵。如董文通的《还乡拾遗》运用西方传统造型和现代形式主义语言,抒发情真意切的归乡情怀;杨金宇的《黑土地——收获的季节》以早期文艺复兴的构图和造型、印象派的色彩,描绘东北地区秋粮丰收的纪念碑式场景;邹达闻的《他们曾年轻》结合传统浮雕和现代装置语言,表达对英雄先辈的无比崇敬之情。第三,多元化语言的综合运用。丁志伟的《嵩岳叠翠》利用纱网形成画面的多层结构,山岳的厚重、植物的茂密、空间的虚实、肌理的斑驳构造出丰厚的视觉交响;胡朝霞的《楹联书法》以超大北碑字体,书写传统与现代交融中的雄浑博大之气;王巍的《异域同天》在经典风景构图中,以传统水彩技法散布百多只品种、动态各异的鸟类,形成传统与现代的观念张力;王耀中的《共筑绿色长城》将油画的构成、色彩、肌理与中国画的造型、线描有机结合,画面清新质朴。将这些不同领域的艺术语言探索和新世纪之初做一对比,新一代美术家已开始同步探索形式语言背后思想、观念、情感的创新,走向了重要的艺术基础超越。
21世纪的新时代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离不开坚定的文化自信,离不开勇于探索的开拓与创新精神。在国家艺术基金十余年来的关爱支持下,青年美术家们担负起传承开拓创新的新时代艺术使命。
助力人才成长的引领与批评
国家艺术基金自设立以来为艺术实践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持。国家艺术基金各类美术创作项目,与全国美展、各专业协会国家级美展,一道成为新时代美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正如展品所呈现的,一大批青年美术人才通过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培育,思想观念得到科学引领,艺术创作逐步走向成熟,大多在国内美术界崭露头角,成为新时代美术事业的中坚力量。
为更好服务美术人才成长,国家艺术基金的管理运行始终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用心用情做青年美术人才的引领者、服务者和支持者。在正确艺术方向引领下,各类美术人才不断增强时代感悟力,提升艺术理解力和表现力,创作水平与作品质量得以持续提高。
第一,做好艺术观念引领。在中国传统艺术观念现代转型尚未完成,中西艺术观念深度融合语境中,美术人才思想观念和艺术追求往往呈现局域性、碎片化,个性艺术追求和新时代创作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国家艺术基金在组织运行中,坚持作品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统一,为人才成长起到了引领护航的导向作用,从根本上保障了完成作品的思想水准和艺术质量。
第二,做好服务管理组织。美术创作种类形式多样,个体性强、偶然性多,国家艺术基金在管理组织运行上,借鉴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有效经验,积极适应美术创作的实践规律,不断改进突出管理的艺术实践特色,以更好发挥基金对各类美术人才培育,对优秀作品生产的支持力度。
第三,做好宣传推广批评。对项目完成作品的展览展示、宣传推广和艺术批评,既是肯定成绩和总结经验,也是对后续项目申报、创作、结项的有效引导。此次优秀作品展和相关评论工作的组织开展,对完善基金运行方式,持续推出更优秀作品,更好助力人才成长具有重要引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必将为文化创新创造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共绘新时代——国家艺术基金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对受资助艺术家和创作起到了积极宣传与推广,展示了基金自成立以来在美术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国家艺术基金必将培育出更多反映时代、面向未来的优秀艺术家和作品,为我国新时代美术事业作出更重要贡献。
作者:尹德辉 编辑:邢媛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