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师从此起步 这个展览藏着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梦想世界”
更新时间:2025-09-20 22:16 浏览量:1
9月20日,“大师从这里起步”——第八届上海少儿美术书法大赛作品展在静安区文化馆开幕。孩子们以未经雕琢的童真为笔,以天马行空的创造力为墨,将身边的生活、城市的光影、内心的世界尽数勾勒。本届大赛除上海地区外,特别邀请苏浙皖三地作品参展,为长三角地区的少年儿童搭建起一座艺术交流、互学互鉴的桥梁。
经过近半年筹备与严格筛选,近2000件美术、书法作品进入复评环节。最终210件美术类作品、206件书法件作品脱颖而出,分获儿童组、小学组、中学组等组别奖项并参展。这些作品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古诗词、上海城市风情等题材展开,用童真视角生动诠释了“艺趣东方”的丰富内涵。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创作展览部主任、大赛评委钱一星认为,今年提交的少儿美术作品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升,原创作品表现得尤其出色。小学组葛蔓用画作《热气腾腾的新镇》记录了她从小生活的安亭新镇。宁静的湖面上,邻居们正划着小船欣赏着小河的美景,河边钓鱼的老大爷也收获颇丰。小镇中心的古桥连接着小区和步行街,步行街咖啡飘香,COCO奶茶店因为9.9特价活动生意火爆。她最爱的山东煎饼摊上,老板两夫妻还在忙碌着。小学组徐梓滢的《雪后单车》记录了爸爸妈妈冬季带她去东北旅游,正好赶上满天大雪,生长在江南的徐梓滢欣喜不已,回来后找空闲时间描绘了那时楼下被白雪覆盖的若隐若现的单车。小学组徐名隽的作品《上海里弄里的色彩絮语》则以黄墙、蓝门等鲜明色彩,用灵动线条勾勒出上海里弄的独特景致,既展现里弄生活的质朴气息,又饱含童真对城市角落的细腻观察。
作品《热气腾腾的新镇》
“往往是小小孩的艺术状态更加可爱,他们天马行空、‘胆子’很大。”大赛评委施晓颉认为。六岁的陈伟铭小朋友的《把徐老师“踢出去”》获得评委一致夸奖,据孩子妈妈介绍,徐老师就是小朋友教画画的老师,“小朋友这个年纪正好是爱探索的年纪,因为带他去看了天文馆,所以就生出了这个天马行空的想法,把徐老师送出去‘遨游’。”同样是儿童组的李艾宜,她的作品《龙腾龘龘》展现了其独特的想象力。她觉得,“世界是五彩的,龙也该是多彩的。”她不仅给龙加上了两眼的配色,还给龙尾设计了烟花一样的花纹,让整条龙看起来活力满满,仿佛能够呼风唤雨。
《把徐老师“踢出去”》作者,六岁的陈伟铭小朋友
除美术类作品外,本次大赛征集到的书法作品涵盖篆、隶、楷、行、草五大书体,书法较篆刻作品更多,而且以小字号帖学风格为主。不少孩子都是从小练起,坚持多年,年龄最小的参赛者仅4岁。
在书法优秀作品中,中学组张家豪的铁线篆作品《山居杂诗》,线条纤细匀净、刚劲如铁丝盘曲,婉转似游丝连贯,展现出清雅峻峭、瘦硬通神的艺术气质。张家豪说:“书写时须恪守中锋行笔之法,注重笔意贯通与力度的控制,需要持续练习,才能深入体会其技法精髓与审美意境。”中学组周于岚的行草条屏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节录,笔势流动而不失沉静,墨韵枯润相生,文人的禅意流露。小学组施言秣的《滕王阁序》节选,以欧阳通书风立骨,求其险峻挺拔,又融入褚遂良笔意,添几分灵动温润。
中学组魏佳琪的篆刻作品古玺印《留痕》一共有七方印:“墨香飞韵长、长风破浪、素处以默、新雨润心田、浮生梦几场、一点浩然气、道吾恶者是吾师。”主要以战国古玺印风来进行创作的,遵循拟古出新的原则,体现战国文字的自然意趣。魏佳琪因为参加学校的兴趣课,开始学习篆刻,现在同时学习书法和篆刻,她认为“书篆一体”。后来她还得了奖,如今在学校也小有名气,连老师都来找她刻章,这让她越来越自信,并且期待自己能会走上专业道路。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评委徐正濂认为,孩子的篆刻虽然略显拙朴,但已“锋芒初露”,是有力量的表达。
本届大赛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大师从这里起步”上海少儿美术书法大赛,作为沪上少儿艺术领域的标杆赛事,历经七届时光沉淀,早已成为孩子们展示艺术才华、追逐心中热爱的重要平台。大赛在往届基础上,影响力进一步拓展,除上海地区外,还特别邀请苏浙皖三地作品参展,为长三角地区的少年儿童搭建起一座艺术交流、互学互鉴的桥梁。市群艺馆馆长吴鹏宏说:“‘大师从这里起步’,并非一句遥远的期许,而是对每一颗艺术童心的珍视与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