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上海“提视造境”AI艺术展开幕,20+艺术家齐聚,重构创造力定义

更新时间:2025-09-23 10:37  浏览量:1

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一场名为“提视造境Promptoscape:国际人工智能艺术文献展”的大型展览开幕了,这场展览汇集了31件/组来自全球的AI艺术作品,展期将持续到11月30日。

展览策展人姚大钧在开幕式上提出一个观点:“AI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创作主体”。

这场展览将围绕这一核心观点展开,呈现了AI如何深度参与情感表达、记忆重构、语言生成与身体协作。

很多人依然将AI看作冷冰冰的运算工具,它可以帮助画图、生成文本,但无法真正理解文化,也谈不上“创意”,但这种观点在展览现场上受到了直接挑战。

加拿大华裔艺术家钟愫君的作品《身体机器(经络)》采用四连屏影像,结合中国传统“经络”得概念与人体动作,让机器人与她同台作画,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身体共鸣”。

钟愫君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任研究员,早在2014年就开始利用AI与机器人协作进行创作。她强调,“机器不只是工具,更是我们身体的另一种形式。”

《栓狗的动能》

展览中,日本艺术家藤堂高行的《栓狗的动能》也是备受关注。这是一件行为艺术作品,一只没有嘴巴的机器狗,被锁链拴住,不断挣扎、跌倒、再爬起,直到“筋疲力尽”倒地。

机器狗没有表情,也没有语言,却能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联合策展人马楠认为,这正是艺术家想表达的冲突:当AI进入实体世界,我们是否仍然认为它没有情感?

德国艺术家鲍里斯·埃尔德格森的作品《虚假回忆》,是一组看似拍摄于1940年代的“老照片”。泛黄的色调、底片划痕、模糊的人脸,都让人误以为是家族相册。

但事实上,这些照片是通过AI反复编辑20至40次生成的图像。2023年,他凭借其中一张照片获得索尼世界摄影奖创意类别优胜奖,但主动拒绝领奖,理由是照片由AI生成。

这种将AI用于“虚构记忆”的方式,是对历史观、真实性认知的直接干预,说明AI不只是模仿者,它也在构建一种“从未发生但却真实”的文化景观。

《虚假回忆》

而中国艺术家陈子健的作品《美丽身体》则以一个健身器材为核心,将其动态影像喂入到AI系统,让AI生成一个“健身中的人”,但最终生成的形象与人们对健康之美的传统印象相差甚远。

陈子健指出,健身如今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一种社会压力,是由朋友圈、社交环境、职场文化共同推动的“集体行为”。他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到底是在使用健身器材,还是被它所控制?”

同时,乌克兰艺术家伊琳娜·安格尔斯的作品《围墙花园》,通过将AI生成的视频与真人舞蹈结合,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人动AI随”的控制逻辑。

作品中还加入AI语音演绎,讲述人在生活中感受到的自我怀疑和挫败,用视觉、动作和声音共同构建了一个关于“限制与挣脱”的主题场域。

艺术家不再“控制”AI进行创作,反而由AI生成的内容反向影响人类表达,共创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创作者与工具之间的角色开始互换这正是“AI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体现方式之一。

“提视造境”展览通过这些作品提出一个问题:人类的创造力是什么?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在观看自己以另一种方式被表达出来的画面,AI是一条正在流经我们意识的河,我们正被它照见。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