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设计艺术学自主知识体系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开题
更新时间:2025-09-23 15:44 浏览量:1
2025年9月21日,由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杭间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设计艺术学自主知识体系研究》(25ZD14)开题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社会科学处副处长于千贺、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中心主任邱邑洪、清华大学文科处处长杨永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及课题组主要成员出席开题会。会议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方晓风主持。参与开题会的评审专家有: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张凌浩、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董占军、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同济大学副校长李翔宁、苏州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李超德、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段胜峰、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蓝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祝帅,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尚刚、张夫也。
于千贺在致辞中表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来之不易,一要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升政治站位,加强对理论的阐释与实践指导;二要明确研究任务,确保研究质量与成果水平;三要严格科研规范,坚守科研诚信,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邱邑洪在致辞中指出,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三大体系”的目标,要持续推动重大课题的落实,避免“开题轰轰烈烈,收尾困难”的局面。希望在座的专家与课题组成员严格对照申报书的承诺,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
杨永恒在致辞中提出三个期待:一是希望本课题成为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发展的重要平台;二是加强实践的协同和跨学科的合作;三是让中国社会科学真正屹立在世界学术之林,要加强对中国设计实践的理论总结与提炼,积极参与世界性的学术对话,推动跨国学术交流。
覃川代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向国家社科基金管理部门和各位专家评委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指出此次“中国设计艺术学自主知识体系研究”课题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契机。这既关乎学科能力体系在社会中的价值体现,也有助于推动人才培养和相关研究的发展。
于千贺(左)、邱邑洪(右)致辞
杨永恒(左)、覃川(右)致辞
杭间对课题前期工作、课题思路、释题、子课题结构及分工、子课题关系、专家意见进行了系统汇报。他表示,本课题将作为契机,凝聚更多学者力量,共同推进中国设计学发展。课题将结合中国设计的具体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马”等思想,了解现代技术哲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后现代思想家对物质文化、日常生活等的思考成果,探索设计问题的本质,正视设计“无限”综合、技术迭代的特点,重视中国设计的“实践性”研究,推动建构中国设计艺术学的自主知识体系。
子课题一“世界设计中的中国”负责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小茉副教授、子课题二“中国设计史的绵延体系”负责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郭秋惠副教授、子课题三“设计理论的中国转向”负责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张黎教授、子课题四“生活、社会、技术、产业与中国设计创新”负责人中国美术学院谷丛副教授、子课题五“设计教育改革与中国设计未来”负责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杨冬江教授分别对各自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框架进行了汇报。
杭间(左)汇报、方晓风(右)主持
子课题负责人汇报:王小茉、郭秋惠、张黎、谷丛、杨冬江(从左至右)
评审专家
尚刚、张夫也、韩绪、李翔宁、张凌浩(从左至右)
祝帅、董占军、李超德、段胜峰、蓝江(从左至右)
评审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本项目研究的前期筹备、总体框架、学理路径、团队科研水平、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并就课题组汇报内容阐发了多角度的理解与思考,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建议。张凌浩组长代表专家组宣布评审意见,一致同意通过开题报告,并对项目的研究成果表示期待。
开题会嘉宾合影
课题组研讨会现场
当天下午,杭间主持课题组研讨会,旨在吸收各位专家意见,并从概念界定、研究重难点和核心议题、子课题关系等多方面与子课题负责人积极探讨。杭间还就如何开展课题推进工作提出设想,希望课题团队能如期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