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与美术馆发展新趋势
更新时间:2025-09-24 20:04 浏览量:1
近日,由北京画院承办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城市文化: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平行论坛的“数字艺术与美术馆发展新趋势”专业沙龙在京圆满落幕。本次活动汇聚全球艺术智慧,聚焦数字时代美术馆的创新发展,在传统与现代、技术与人文的对话中,开启了一场关乎公共艺术机构未来形态的深刻探讨。
沙龙邀请了来自中国、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知名美术馆馆长、学者与艺术家,包括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锋教授、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荣休馆长许杰(Jay Xu)、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前艺术专员安德烈娅·B·德尔·古埃尔奇奥(Andrea B.Del Guercio)、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驻华代表费保罗(Paul Freches)等十余位重要嘉宾。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创作、美术馆策展叙事、文化遗产数字化等前沿议题,展开了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意义的国际对话,展现了数字技术为艺术生态带来的全新可能。
适逢北京画院美术馆建馆二十周年,两大特展“无限清凉——丰子恺艺术展”与“三家门下转轮来——齐白石与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展览成为沙龙期间中外嘉宾交流的重要文化现场。展览不仅呈现了北京画院在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方面的深厚积淀,更以精湛的学术策划和情感化的美育表达,展现了中国传统水墨诗画及近代人文哲思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流露出的经久不衰的魅力,获得与会者高度赞誉。
展开剩余32%同期举办的“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2025年学术年会,进一步深化了此次沙龙的主题内涵。中外学者以多元视野,共同聚焦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新路径,使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再次成为国际艺术对话的焦点。
本次沙龙不仅是一场学术盛会,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技术终将迭代,形式亦将推陈,而艺术始终回应着人类对美的永恒追问。数字语境下的美术馆,正在超越物理与概念的边界,演进为可感、可思、可参与的精神场域——它汇聚记忆,也生长希望;它致敬传统,更面向未来。站在古都北京,我们仿佛看见一条绵长而崭新的文化之路:它源自深厚的文明积淀,伸向数字时代的开阔地平线,最终通向往来交融、美美与共的人类图景。在这里,艺术永远是一座桥,连接心灵,也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