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泰昌|翰墨铸军魂 丹青颂长城——庆祝八一建军节主题书画展
更新时间:2025-09-24 19:26 浏览量:1
回望峥嵘岁月,从历史烽烟中走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锻造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不朽军魂。他们是和平的盾牌,是发展的护卫,是山河无恙、岁月静好的坚定守护者。
笔端流淌的是敬仰,色彩渲染的是礼赞。谨以此展,向用忠诚与热血铸就钢铁长城的人民军队,致以最崇高的艺术敬意!愿这饱含深情的翰墨华章,汇聚成礼赞英雄、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
马泰昌,字千里、康健,号古洼人,成兴堂后人,1948年1月生,河北文安人。从军25年,任陆军团长、上校军衔、转业后任中央企业处长,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创作研究生,主攻书法、国画。先后担任中国楹联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华国际宗教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国家机关协会理事,中国扇子艺术学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天地华艺国际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3年被中国书法导报、当代书法艺术家资格认定委员会评为“首届当代百名最佳书法家”。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给予马泰昌艺术品价值标准定为:市场价格4000-5000/平方尺。2014年参加美国纽约举办的世界文化艺术博览会,摹写的《心经》四扇屏和《福寿康宁》四扇屏获金奖;2022年9月荣获”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人才”称号;2022年10月官方推荐为《人民书画家荣誉称号》。
多年军旅生涯锻炼了马泰昌先生的品格,淘洗了马泰昌先生的性情,也养成了其坦荡豁达的处世态度,以及不服输的精神,并凝聚成独特的气质。而积学厚养的写字过程,则使军人作风与沁入骨子里的气质统合一体,而洋溢于书法艺术之间,从而使军人出身的马泰昌多了一份文人气,使以书法家立艺的马先生多了一份军人风。当文人气与军人风融汇一身,马先生也就比“仅为书法而书法者”多了一份生命的意蕴、多了一份人生的历练,更多了一份军人独属的风采。字如其人,字如其修为,是也。
观马泰昌先生的书法,既继承了传统书法的精髓,同时又融入了当代军人的阳刚之气及其它多种艺术创作的原理。纵观他的楷书作品,点画齐备,规矩有法,每笔起、落、转、折、收皆有所据;结字方整,横画向右上倾斜,竖略含曲势、重心稳定、均匀布白;他的隶书运笔,中、侧锋互用,藏锋、露锋之妙,不可捉摸。转折纹丝不乱,显示出深厚的功底。很丰浓的墨、很枯竭的墨,形成强劲的对比,增加了整幅作品强悍的冲击力。
马泰昌先生其书写风格,柔中带刚,变化多姿,传统功力深厚,结体端庄,飘逸清秀,气与贯通,笔墨酣畅淋漓,继承祖国文化遗产,发扬古代书法艺术优良传统,可谓称绝。马先生的书法作品师法自然,风格挺拔而淡雅,笔墨酣畅,气韵生动,趣味无穷,用笔简约爽利,如阵马风樯。
结构奇绝险峻的行书笔画省简,俯仰错落,加之空灵的章法布局,独具匠心,格调高远,是最动人心魄之处。整体风格散淡清丽,简约厚朴,颇有魏晋林下之潇洒风度,观之让人宝之、爱之、乐之。由与马先生主张书法不仅要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作品,而且美学、笔划、结构、造型必须寻求韵味,耐人品尝,故观赏马先生书法作品具有横空出世,超然脱俗、美轮美奂,载馨载馥、拔新领异、匠心独具、在乎太和、情之动人的身心感受。
马泰昌先生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书法家,秉持着传承和创新的观念,对古今中外诸种艺术进行学习与借鉴,不断地对传统的中国书法与现代进行融合探索。以辩证的态度面对新时代的发展,保持住中国书画的精神特质,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博采众长,参照当代审美取向,紧跟时代的发展,保持一颗对传统的敬畏之心,传承、发展中国书法艺术,使中国书法的发展出现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