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毒男歌手作品全网下架!演唱会被官方强制取消
更新时间:2025-09-24 23:48 浏览量:1
2025年9月下旬,一场原定于温州奥体中心举办的演唱会引发全网关注。
香港歌手苏永康“So Live”巡回演唱会温州站原计划于10月6日举行,门票早在开售初期便迅速售罄。
然而因其2002年的涉毒历史,大量网友向当地文化监管部门投诉,最终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于9月16日确认取消演出,大麦网等票务平台随即下架所有相关售票信息。
苏永康当晚发了篇长长的微博,那个声明写得特别诚恳,说二十三年里没有一天忘记自己犯的错,这个错误就像烙印一样在身上,洗不掉。
那句“对不起”他翻来覆去地说,还引用了古话知错能改,想告诉大家他不是没有悔改,以前也道过歉,可这次演唱会直接被叫停,还是头一回遇到这么直接的质疑,躲也躲不掉。
网友们争论的焦点,就是涉毒艺人到底还有没有资格上台唱歌。
2002年在台北一个酒吧,他身上有摇头丸,尿检也是阳性,被强制戒毒了十一天。
法律的规矩摆在那,咱们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也有管理办法,明确说从业人员不能碰毒品。
但也给了一个复出的申请通道,规定写得清清楚楚,可在大众眼里,网友们就是零容忍,谁碰毒谁就别想回来,这个声音特别响。
温州那边收到的投诉信确实很多,有个市民直接写信说,如果涉毒艺人能这么风光地开演唱会,那我们那些缉毒警察的牺牲算什么。
社交媒体上大家都在转,审批部门也看见了,这个影响太大了,苏永康的团队说他们的报批手续都是合规的,一步步照着章程来。
可这没用,最后还是决定取消。
演艺圈里头,也不光是苏永康一个人,商业和道德的天平总是在晃,他团队本来是想靠这次巡演让他事业重新起来,广州、怀集那几站的票都卖了。
可网友们不买账,市场是有记忆的,道德底线更是有人守着。
宋冬野2016年也是这样,吸毒的事闹开后他也道歉了,说毒品没什么好,还想继续写歌,但主流的舞台再也没给他留位置。
苏永康在微博里提了自己这二十三年怎么努力做个新人,把自己儿子、丈夫、父亲的身份都拿出来说,想让大家看到他现在的样子。
他背负着家庭责任,也在进行个人的救赎,希望能换来一些理解。
可涉毒这事真的跟别的错不一样,一跟缉毒警察的付出放在一起,这道坎在社会大众心里就怎么也过不去。
监管的逻辑其实也在变,以前可能是一刀切,谁出事就彻底封杀,现在有了复出的申请渠道,规定上更人性化了一些。
但民意依旧是关键的一环,苏永康道歉了,一部分网友表示可以理解,更多的人还是坚持不让步,吸毒艺人不能复出。
这种分歧背后,其实是整个社会在探讨标准到底该怎么定,法律和道德怎么平衡,集体和个人怎么互动。
放眼全球的演艺圈,对这事的处理也不一样,日本的酒井法子吸毒,事业直接就完了。
美国的贾斯汀·比伯,有过涉毒问题还能继续活跃。
咱们这边,是法律和民意两股力量在共同作用,行业有底线,个案也能审查,苏永康这回,就是最新的一个案例。
风波的最后,演唱会没了,道歉也发了,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可关于艺人的道德底线,公众的接受度,还有整个社会的治理方式,这些话题远没有结束。
苏永康自己也说,错误的疤痕留着,看怎么能把它变成一个警示,这事还没完,大家都在看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