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理性的追星,是一场自我探索的启蒙

更新时间:2025-09-25 04:00  浏览量:1

“追星”,圈外人谈之色变,圈内人百口莫辩。

近日,演员刘轩丞私生粉围堵高铁站造成站内秩序混乱,其他乘客无法正常上下车,还险些将旅客挤倒。此事一出,不少网友又加深了对“追星”行为的负面印象,把追星和饭圈文化画上等号。而事实上,互撕、控评、购买艺人未公开行程等,都是饭圈乱象的体现,这些不良风气仅是一部分不理智的粉丝的作为,并不能和追星行为混为一谈,也不应该把“追星”污名化。

“饭圈文化”原本是指支持自家偶像的行为,如投票、安利,这些行为本不应影响其他粉丝群体。但近年来,“饭圈文化”一词伴随着互撕、控评、人肉、接机等负面词汇出现,也反映了饭圈不良风气渐长,如通过组织粉丝对其他偶像进行大规模网暴来比拼人气,还有私生粉丝(指侵犯明星私生活及工作的粉丝)通过购买偶像的未公开行程,到酒店或其出行场所(如机场、高铁站)蹲拍,这些都是错误的追星行为。

正是越演越烈的饭圈乱象,导致追星被认为是一种不理智、疯狂的行为,更甚者,听到“追星”一词就会嗤之以鼻,似乎现在要当一名粉丝,就要被扣上一顶“疯狂”的帽子。但粉丝也分为理智的和不理智的群体,在粉丝群体中,不良的饭圈风气也是会被抵制和批判的,就如网暴他人、私生接机等,当有网暴他人或私下接机的乱象发生时,理智的粉丝们会劝当事人把相关言论或视频删除,避免偶像的声誉受到小部分粉丝疯狂行为的影响。饭圈乱象需要被整治,而作为“理智”追星群体的一员,我更希望可以消除外界对追星的刻板印象。

追星贯穿了我的青春,也成为了我的青春。2016年的我,无意中点开了一个女团的表演视频,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偶像”,短短三分钟,我被音乐和表演者的魅力所吸引,于是我点开了她们的百度页面,快速浏览着有关她们的讯息。自此,我解锁了新的身份——粉丝。后援会是一本很好的追星说明书,教我如何适应这个新的身份。它会告诉你怎么投票可以让偶像获奖;怎么购买周边提升偶像的人气;怎么出席公司举办的演唱会和见面会,教你一步步怎么成为粉丝。后援会还会把一群不同年龄、不同身份,却有共同热爱对象的粉丝聚在一起,彼此认识,让我知道原来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和我一样喜欢她们的人。我学会了花钱买专辑、学会了换不同网站给偶像投票、学会了在相关帖子里做数据女工……在单方面付出的过程中,我渐渐意识到自己也许不会和偶像见面,也许只能透过屏幕参与偶像的活动,而我还能不求回报地继续投入时间和金钱时,我想我获得了爱人的能力。

爱,是人需要用一生去学的课题,也是人最宝贵的特质。追星是热爱一个对象的过程,通过去找可爱的对象,去观察自己爱人时的样子,去不计回报地付出。爱是会生根发芽的,我看见许多粉丝因为偶像,学一门新语言、学剪辑技术、获得独自出国的勇气,“追星可以滋养自己”。

追星的时间长了,我发现追星的爱“主导性”很强,偶像需要给粉丝提供情绪价值,让粉丝继续支持他们。而粉丝通过找寻一个可以承载自己汹涌情绪的对象,通过付出金钱获得相应的服务,会使得这段关系主动权掌握在粉丝手中。所以我的爱也分成了几份投入给不同的偶像,渐渐地我开始不满足把爱倾注在冰冷的电子屏幕里,于是我存下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张前排的演唱会票。短短两个小时,舞台上的表演者是多巴胺的催化剂,舞台下的心跳与音乐共震,一起沉溺在狂欢中,一起唱着相同的歌词,一起增加生命的厚度。我意识到“在场感”对于获得幸福来说,多么重要。

我开始参加更多的演唱会,买越来越前排的票,但这正是我痛苦的开始,我嫉妒有的人轻松获得饭撒,我嫉妒有的人演唱会全勤,我嫉妒有的人可以和他合照……当我看向镜子,发现自己失去了买一本专辑就咧起嘴的笑容时,我意识到自己陷入自证陷阱,试图争先恐后地与“同担”(喜爱同一偶像的粉丝)比较爱和展示爱,同时也被欲望,即所谓的“被看见感”支配,我幡然醒悟,追星不应该把同担得到的看成自己失去的,追星连接的是自己和偶像,不是自己和同担,所以不需要在横向竞争中证明自己对偶像的爱有多少。

反思被公众厌恶的饭圈文化,那可能只是一场巨大的“自我感动”,粉丝在加入“饭圈”获得了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后,会容易接受意见领袖的洗脑,屈从于集体观点,在“一切都是为了偶像”的观点下,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如网暴、开盒,甚至线下辱骂的行为。

追星的第九年,我依旧会被一场表演、一首音乐、一个人的独特魅力所吸引,我仍不会吝啬自己的爱,会为周边埋单、存钱见偶像一面、做安利视频发到网上,希望有更多人和我一样,继续爱自己的偶像。但我不纠结一定要参与偶像的每一个活动,也不盲目地维护偶像的争议行为,不与其他粉丝比较,因为每份爱都是独一无二的。

追星过程中,相信多数人都会被问到“追星图什么”,追星其实是矛盾的,明知它是明码标价的乌托邦,却心甘情愿地带上真心付钱。也许在一些人看来,粉丝们都是傻子,哪有人愿意不求回报地把爱倾注在屏幕里的电子蝴蝶,也许一辈子也见不上面。但正相反,粉丝们是清醒地沉沦着的群体,“很多东西是不能计算的,而这些东西往往是最珍贵的情感”,人不能只刻薄地计算付出而忽视获得的珍贵。

追星的本体是“我”,我透过追星,看见了无数个自己。看见了挥洒着汗水跳舞的我;笨拙地使用剪辑工具的我;努力学习一门新语言的我;拿着机票独自一人奔赴异国看演唱会的我;马不停蹄做偶像线下应援海报的我;和来自五湖四海的粉丝成为朋友的我。千面的“我”组成了现在的自己,追星是我探索自己的理由,而我永远在给自己惊喜。

追星可以是获得情绪价值的过程;可以是逃离生活的乌托邦;可以是与现实世界过招的勇气,也可以是一场自我启蒙运动。追星的“星”,可以是科学家,可以是歌手,可以是艺术家……只要能指引自己前进,使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人。自此,追星一词不应该被污名化,也不应该被局限在粉丝与偶像之间,更应该被定义成一场自我探索的启蒙行为。

•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学生,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责编 辛省志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