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五十幅极品小画,鸟憩荷茎,画融墨趣!

更新时间:2025-09-25 08:56  浏览量:1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历千祀而为文墨重。当世画坛,善写荷者众矣,然能融古开新、自成一格者鲜。蜀人蒲青松,字松客,号花果山主人,以墨荷名于时,其艺承家学、师名家,兼采中西,卓然有成。余观其作,墨色淋漓,气韵生动,感其艺之精、志之笃,遂作此篇,以述其艺事,彰其品格。

青松先生籍南充,生于戊申(1968年)。幼承家学,书画启蒙早。其父祖辈多擅翰墨,庭训熏陶,使他童蒙之时便知执笔之法、运墨之妙。每见案头卷轴,辄摹仿不已,虽稚嫩而意趣存,乡邻皆叹其早慧。及十七龄,负笈求师,拜川中名宿莫孟初先生门下,专攻花鸟。孟初先生者,蜀地画坛耆宿也,善写巴蜀风物,尤重“师法自然”,其作形神兼备,意趣盎然。青松侍师左右,执弟子礼甚恭,日则随师观物写生,夜则研摹师作,凡先生所授“疏密聚散”之理、“浓淡干湿”之法,皆一一心领神会,烂熟于胸。孟初先生见其勤勉且具悟性,常悉心点拨,谓人曰:“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既得师门之传,先生未敢自满,复广研前贤之作,于王雪涛、孙其峰、苏葆桢三大家用力最勤。雪涛先生以“兼工带写”名世,其花鸟灵动鲜活,形神俱佳,青松取其“活”意,融于荷画,使笔下荷瓣、莲蓬皆具生趣,不堕板滞;其峰先生精于构图,尤擅以简驭繁,画面虚实相生,意境悠远,青松学其章法,故其荷作或孤荷映水,或繁叶叠翠,皆能于尺幅之内见天地之宽;葆桢先生为川派花鸟巨擘,善写水乡荷韵,笔墨温润,尽显巴蜀灵秀之气。

今赏先生墨荷,其最动人者,在“墨色淋漓”中藏生命意趣,于“笔简意足”中蕴人文情怀。其写荷苞,笔线挺拔而带稚态,似含破土而出之劲;其写盛放之荷,花瓣以淡墨晕染,边缘略施赭石、胭脂,清雅中藏热烈,如君子之温文尔雅而有风骨;其写残荷莲蓬,墨色沉郁,笔触苍劲,却无萧瑟之感,反见“留得残荷听雨声”之诗意。先生作品,从不炫技,唯以“写心”为要——墨之浓淡随情变,线之徐疾顺意行,看似随意挥洒,实则每一笔皆有出处,每一点皆含匠心。故其作非徒状物,乃抒情、言志也,观者览之,既能赏荷之美,更能感画者之怀,此乃艺术至境也。

蒲青松先生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其名日隆,作品广被香港、台湾收藏家珍视。收藏之道,首重艺之精,次重品之高,再重潜力之巨。青松之艺,承传统而有根基,融新知而具特色,是为“精”;其为人,笃实勤勉,不事张扬,唯以艺为乐,是为“高”;今其正当创作盛年,艺境仍在精进,未来可期,是为“潜力巨”。故其作之受藏家青睐,非偶然也。

先生独守初心,以笔墨为伴,以荷为友,默默耕耘。其墨荷之作,既是对千年荷文化之传承,亦是对川派艺术之发展;既是个人艺术情志之抒发,亦是当代写意花鸟之新声。余谓:先生之艺,如荷之亭亭,虽处俗世而不改其雅;如墨之沉沉,虽经岁月而愈显其醇。假以时日,其艺必更臻妙境,为画坛添更多佳话。是为赞。

画家/蒲青松,字松客,号花果山主人,生于1968年,四川南充人。居深圳,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王雪涛室外弟子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