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远去的轰鸣声——周国献摄影作品展》在蝴蝶效应艺术馆成功举办

更新时间:2025-09-25 09:18  浏览量:1

2025年9月13日下午,由刘铮老师策展的《汪远强×周国献摄影作品双个展》在北京蝴蝶效应艺术馆开幕,展览包括A区汪远强《山水浮生》和B区周国献《远去的轰鸣声》2个展览

▲ 《汪远强×周国献摄影作品双个展》海报。

开幕式在蝴蝶效应艺术馆A区举行,由策展人刘铮老师主持,洪磊老师、吴小军老师、巩志明老师、张宏伟老师、赵起超老师、李东翰老师、胡宁老师等嘉宾,以及参展摄影师汪远强和周国献作了发言。北京及外省专家学者、摄影人及各界朋友参加了开幕式。

▲ 策展人刘铮老师主持《汪远强×周国献摄影作品双个展》开幕式,背景是汪远强《山水浮生》系列作品。

▲ 刘铮老师致辞并介绍嘉宾。

▲ 洪磊老师致辞。

▲ 吴小军老师致辞。

▲巩志明老师致辞。

▲ 张宏伟老师致辞。

▲ 赵起超老师致辞。

▲ 李东翰老师致辞。

▲ 胡宁老师致辞。

▲ 开幕式现场。

▲ 参展摄影师汪远强老师发言。

▲ 参展摄影师周国献老师谈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

目前为周国献筹办展览是一件较为艰难的事情,我们只能选择那些可以被时代包容的一小部分呈现给大家。他绝大多数的作品是留给未来的,现在我们只能看到他巨量作品的冰山一角。

我最早看到周国献的作品,是关于武汉老旧街道的《汉正街》系列,以及关于武汉工业老厂房的《远去的轰鸣声》。从他后来陆续创作的一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多年来创作脉络的延伸轨迹,以及在具体摄影语言方面的变化。周国献通过长达十余年的艰辛创作,从最初对个体人物、私人空间的关注,逐步拓展到对公共环境及社会发展与变化的深度记录与剖析。他凭借极其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已逐渐构建出一个围绕武汉的影像档案体系。他的视野宽广,从江城的水上人家、旧城区改造、退场的军工企业、萧条的工业遗迹,到疫情时代的核酸检测亭等等。在拍摄手法上,他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类型学摄影的方法,通过不断累积拍摄,使每个选题都达到很大的体量。这种重复是必要的,小到身处变革中的民生百态,大到日益转型的社会机制与经济形态,都通过他的影像得到了记录与呈现。

周国献的摄影实践体现出对档案历史价值的高度自觉。在城市化高速推进的当下,许多工业遗存和传统生活空间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他以摄影为工具,进行着一场文化抢救的运动。他的系统性拍摄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视觉档案,这些影像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重要历史文献。这使他的创作超越了个人表达,体现出摄影师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责任担当。

我与国献交往已有数年,能感受到他是一个内心充满激情与责任感、有血有肉、多愁善感的人。他的摄影美学经常呈现出一种“废墟之美”的哲学沉思。在他的画面中,生锈的机器、斑驳的墙壁、交错的光影不再是简单的被摄体,而成为时间的隐喻。这种美学选择不是怀旧式的感伤,而是对现代性线性进步观的质疑。同时,周国献的摄影始终保持着对“人”的深切关怀。他的作品经常将镜头对准城市中的底层劳动者,记录下他们在城市化浪潮中的生存状态。这些作品没有居高临下的怜悯,而是以平视的视角展现劳动者的尊严与坚韧。在周国献的影像中,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一幅真实而生动的生态图景。这种人文关怀使他的作品超越了单纯的形式美学,获得了更深层的社会学意义。

对于这些曾经承载辉煌记忆的历史遗迹,他的内心是复杂的。他曾经写道:“我试图用影像去探寻记忆的痕迹,我的照片也确实在一些受众心里泛起一丝涟漪,但仅此而已——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这里是战场,但硝烟已经散尽;这里曾是家园,但温馨已然不再。”作为视觉知识分子的周国献,以其坚持不懈的在地观察和深沉的人文关怀,为中国当代摄影注入了难得的思想深度与历史意识。他的作品提醒我们,真正伟大的摄影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在周国献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被忽略的历史痕迹,听到了被淹没的时代回响,也找到了重新思考发展与人本价值的契机。这或许正是摄影作为艺术形式最珍贵的价值:它不仅可以记录世界,更帮助我们理解世界,从而最终理解我们自身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与存在意义……

2025.9.3

刘铮

▲ 展厅入口。

▲ 展览标题。

▲ 观展。

▲ 交流。

▲ 交流。

▲ 观展。

▲ 与巩志明老师、张伟老师、李东翰老师、李伟老师合影。

▲ 阅读周国献系列摄影画册。

开幕式前后,有机会与刘铮老师一起交流摄影,受益匪浅!

▲ 交流。

▲ 交流。

▲ 交流。

▲ 交流。

▲蝴蝶效应艺术馆门口。

▲ 策展人刘铮老师撰写的展览前言。

下面是《远去的轰鸣声》系列作品:

▲ 周国献《远去的轰鸣声》展厅。

▲ 周国献《远去的轰鸣声》展厅,桌上是2013年以来周国献的部分摄影作品集。

下面是《钢城红房子》系列作品:

.

.

周国献,祖籍厦门同安,在武汉生活和工作了40多年。

周国献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武汉和湖北的影像探索,从传统纪实摄影到新纪实摄影,他以专题摄影项目的方式,用镜头关注本土,用影像反映当下。他的摄影作品曾参加2011/2015丽水摄影节、2013/2014/2023平遥国际摄影大展、2017大理国际影会、2016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2021/2023沈阳当代摄影学术邀请展等国际国内摄影节个展,2019北京国际摄影周、2024深圳国际摄影周等群展,并在本地武汉博物馆、江汉关博物馆、卓尔美术馆、物外书店,以及北京蝴蝶效应艺术馆等举办摄影个展;曾荣获2013年第13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奖、2017年第六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提名奖、中国金融系统2015年第三届和2017年第四届全国摄影展纪实类金奖、2019年度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年度人物、湖北省2014年度摄影人物作品奖、2016年第三届“武汉市文学艺术奖”优秀文艺作品奖等奖项。2019年摄影作品入选大型史诗性画册《中国》(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2025年作品列入刘铮主编的《中国当代摄影图录》第10辑。2018年摄影项目《“大武汉”武汉工业遗产保护专题摄影项目》获湖北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资金项目资助;2020年8月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中国工业遗产大数据中心筹建“周国献工业遗产影像档案数据库”。作品被辽宁美术馆、武汉博物馆、武汉市档案馆、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和武汉市汉正街博物馆收藏;摄影作品集《汉正街期待“重启”》作为雅昌文化集团《100位摄影人镜头中的抗疫故事》之一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主要展览经历】

2011年11月,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摄影个展《汉正街扁担》;

2012年5月,第九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摄影个展《恩施庆阳凉亭街》、《看展览的人们》;

2013年9月,第13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摄影个展《扁担:汉正街的传奇》;

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武汉博物馆个展《走进汉正街——周国献汉正街纪实摄影作品展》;

2014年9月,第14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摄影个展《江城水上人家》;

2015年1月至2月,武汉卓尔美术馆个展《浮生四记——周国献纪实摄影作品展》;

2015年8月至9月,武汉市汉江湾壹号《印象汉正街——周国献、郁胜文摄影作品展》;

2015年11月,中国丽水摄影节摄影个展《自动售套机》;

2016年4月至5月,武汉物外书店个展《百年老里分咸安坊——周国献纪实摄影作品展》;

2016年11月,第六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个展《汉正街相册》;

2017年8月,第七届大理国际影会摄影个展《大武汉》;

2019年7月,《江城水上人家》系列作品参加武汉外滩1861《汉•港映像》群展;

2019年8月,《汉正街扁担》系列作品和《汉正街原住民》系列作品参加武汉市汉正街步行街《影像见证40年——我和我的汉正街摄影展》群展;

2019年8月,汉阳钢铁厂系列作品参加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印迹——“中国 • 汉阳工业文化影像志”摄影展》群展;

2019年10月,作品《江城水上人家》参加北京国际摄影周《70x70的中国图像史——从七十位艺术家看1949年以来的中国摄影艺术》群展;

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江汉关博物馆个展《大武汉的工业记忆——周国献工业摄影作品展》;

2021年3月至4月,《吉庆街卖唱艺人》系列作品参加武汉市新世界百货《有板有眼 有武汉》群展;

2021年9月至10月,第2届沈阳当代摄影学术邀请展个展《退场》;

2022年6月,汉正街原住民环境肖像系列作品参加武汉市《汉正街摄影展》群展;

2023年4月,《水上乐园》系列作品参加武汉首届摄影艺术展:

2023年9月,《暮色》系列作品参加第23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青云直上”——超越叙事十三人摄影展》;

2023年11月,《暮色》系列作品参加第3届沈阳当代摄影学术邀请展《“青云直上”——超越叙事十三人摄影展》;

2024年4月,《暮色》系列作品参加西安理工大学《“青云直上”——超越叙事十三人摄影展》;

2024年5月,《吉庆街草根艺人》系列作品参加武汉保元里《和合之美·光影流觞:万朝红、周国献、徐震山摄影作品展》;

2024年6月,恩施滚龙坝系列作品等参加恩施滚龙仙居《巩志明书画、周国献摄影作品特展》;

2024年9月,汉口精武路系列作品参加武汉越秀IFC国金天地《时代和鸣——周国献 x CHACHA 摄影作品展》;

2024年9月,作品《武汉大排档的卖唱艺人》参加第五届深圳国际摄影周“中国经典影像典藏作品(壬寅版)”群展;

2024年10月,作品《大军山》参加武汉影像艺术中心“代表作计划”第5期群展;

2025年3-6月,《中国当代摄影图录·周国献》等摄影作品集参加武汉影像艺术中心“WPAC摄影文献收藏展”;

2025年6-8月,汉正街系列作品和江城水上人家系列作品参加武汉市“微+空间”《时光掠影·岁月城事》周国献、刘昌、任海锋三人展 ;

2025年6月,《远去的轰鸣声》系列作品参加武汉市群艺馆“都市圈摄影作品展”;

2025年9月,北京蝴蝶效应艺术馆《远去的轰鸣声——周国献摄影作品展》;

2025年9月,《钢城红房子》系列作品参加《“青云直上(II)”——8人摄影巡展》;

2025年9月,《远去的轰鸣声》系列作品及《中国当代摄影图录·周国献》参加《直接摄影莫干特展|致敬中国摄影白皮书 -- 中国当代摄影图录10辑10人原作展》。

【摄影作品集】

2011年11月:《汉正街扁担》

2013年09月:《扁担:汉正街的传奇》

2014年09月:《江城水上人家》

2015年08月:《印象汉正街——周国献、郁胜文摄影作品》

2015年11月:《自动售套机》

2016年11月:《汉正街相册》

2017年08月:《大武汉》

2019年12月:《远去的轰鸣声——荆楚工业厂房类型学图录》

2020年04月:《汉正街期待“重启”》

2021年05月:《退场》

2021年05月:《江城记忆》

2025年01月:《中国当代摄影图录·周国献》

.

(2)方法二:在今日头条首页搜索栏键入“黑镜头”,点搜索按钮,再点菜单栏中的“用户”选项,找到“黑镜头”头条号用户(昵称存在同名情况),认准如下“黑镜头”LOGO,再点关注。

谢谢大家!

.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