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表演艺术家张宝英访谈,与豫剧皇后陈素真秦腔名旦马蓝鱼学艺
更新时间:2025-09-25 12:35 浏览量:1
秦腔马蓝鱼
李红艳:您的从艺道路好像从一开始就跟别人不一样,虽然拜了崔老师,但是她丝毫没有门户之见,不但给您大量的演出机会,而且不断送您出去学习,开阔视野,提高演技,这种品格是弥足珍贵的。是不是正是这种开放的教学思路,注定了您从一开始走的就是一条博采众长、不拘一格的艺术道路?
张宝英:你说的这个问题当年我没有思考过,让我出去学习我就去。慢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你说的这一点悟得越来越深,没有老师开放的艺术胸怀,就没有我今天的艺术成就。俺老师很谦虚,心胸非常开阔。她是唱须生出身,感觉旦角表演需要补的课很多,所以她常说一句话:“我没有的东西,得让学生出去学。”
1959年老师刚刚教我,就建议我去向陕西秦腔的马蓝鱼学习《游西湖》。为啥叫我学这个戏?因为我是演武戏出身,功底比较扎实,能发挥优势。马蓝鱼老师是秦腔名家,人称“火中凤凰”,尤以演出李慧娘闻名。我和王香芳一起到西安去学习了这个戏,回来之后,老师亲自设计了唱腔。这个戏一直演到1964年,禁演“鬼戏”,才停了。
1961年我们团在上海演出期间,老师派我到上海越剧院去学习《情探》中的“阳告行路”,20多分钟。指导老师是陆梅瑛,很年轻。我在上海学了半个月,回来之后,老师根据剧情和人物情绪,定了板眼,安了唱腔,也演出了很多场。
最难忘的是1962年去跟陈素真老师学习《宇宙锋》。当时陈老师还受管制,不自由。俺老师不管这,给我说:“宝英,我想带你去邯郸找找陈素真大姐,把《宇宙锋》学学。”她们俩关系很好,一见面,陈老师就喊:“田,这么远你咋跑来了?”姊妹们好得就喊一个“田”。老师说:“姐,来看看你,向你请教哩! ”“啥请教!”“我没有的东西不向你请教?《三上轿》都是学你的,把《宇宙锋》给宝英说说吧。”“田,你看我现在的情况……”陈老师的意思是人家躲我还躲不及呢,你还领着学生来跟我学习。老师说:“我不管别人,反正你得给俺学生说点东西。”老师说得很诚恳,陈老师最后说“那中”。
跟陈老师学习大约半个月,一共学了两场戏:“装疯”和“金殿”。相处期间,她从未提及自己受了什么委屈,就是认认真真给我说戏。除了教戏,陈老师还提出让我提高文化水平,有空把“四书五经”看看。我的文化程度远达不到看“四书五经”的水平,但这是陈老师对我的要求。
张宝英与陈素真(右)合影(1982年摄于郑州)
李红艳:《宇宙锋》学的是陈派唱腔吗?
张宝英:是的,原样拓下来。陈老师唱的是祥符调(示范:父女们只在这朝堂落座……),我学的就是祥符调。回来后向老师汇报,就按照这个唱腔唱,音乐老师记记谱,就彩排演出了。俺老师说,这“化学脑袋瓜”,学啥像啥!
因为有过这段师生情,陈老师一直对我很关心。1979年,在田汉先生平反大会上,陈老师一见到俺老师就问:“宝英咋样?”老师说:“现在全指望她演出呢。”陈老师说:“她没变,我就放心了。”1987年6月我带团进京演出,其中有一场是我个人的折子戏专场,除了崔派的《桃花庵·搜庵·盘姑》《秦香莲后传·哭庙》,还专门演了《宇宙锋·装疯》。崔派以唱为主,陈派以表演见长,这折戏和崔派的戏在风格上正好互补。这距我跟陈老师学戏已有20余年了。
可以说,在我跟俺老师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不放过每一个可能学习的机会,她希望多学习其他剧种的表演,丰富和充实到豫剧的表演当中,比如水袖、台步、化装等,还有秦腔的激越、越剧的柔美、京剧的规范等。对学习,她一直是一种开放的心态,她的唱腔中,吸收有河北梆子、晋剧的东西。她还拜过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先生。前几年尚长荣(尚小云之子)老师来《梨园春》演出,我向他求证这件事,他回去后就把老师和尚小云先生的合影照给我发来了。
我拜师之后受益最深的就是,老师当年正处在艺术的黄金年代,每到各地演出,我的活儿不太多时,她就让我出去学习。我就沾了这种光,见的东西比较多。这对我的艺术成长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