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俞孔坚因飞机失事罹难 毕生耕耘“生存的艺术”
更新时间:2025-09-25 11:18 浏览量:3
转自: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据北京大学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创院院长、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杰出国际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教育家俞孔坚,于当地时间9月23日在巴西潘塔纳尔地区开展生态考察期间,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享年62岁。
9月24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发布讣告,沉痛悼念俞孔坚教授。
俞孔坚1963年4月出生于浙江金华。1980年进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致力于园林设计人才培养。1992年赴美深造,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1997年,他毅然归国,投身祖国教育与科研事业,受聘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他先后牵头创立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创办《景观设计学》期刊,以毕生精力推动景观设计学科体系建设,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俞孔坚始终将城市与景观设计视作“生存的艺术”,率先倡导回归自然生态的“大脚美学”理念,并从理论研究、教学及工程项目实践,全方位、系统性践行这一理念,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他先后受聘担任多个部委及地方政府的专家顾问,同时兼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景观学与美丽中国专业委员会主任等重要职务,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规划发展建言献策。他还先后被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和“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
在学术与实践领域,俞孔坚开创性提出“生态安全格局”理论与“逆向规划”方法,将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引入景观和城乡区域规划,为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矛盾提供了科学解决方案,为国土空间规划奠定了工作基础。他带领团队精心研发并设计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工程范例,这些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全球十余个国家、200多个城市的1000余项城市生态修复工程,为改善各地人居环境、修复生态系统作出卓越贡献。
俞孔坚曾受邀在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等全球顶级学术与专业大会上发表主旨报告逾50次,先后斩获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奖项12项、世界建筑节全球最佳景观奖9项、国际建筑奖3项、美国建筑奖2项,还荣获美国城市土地学会(ULI)全球杰出奖、第十届中国美展金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俞孔坚在2016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并先后获授意大利罗马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挪威生命科学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他还先后斩获世界景观学和风景园林学术界终身成就奖——杰弗里·杰里科爵士奖、“柯布共同福祉奖”、奥伯兰德奖等。今年9月,俞孔坚入选《福布斯》2025年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航者榜单,其贡献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在悼念文章中说,俞孔坚自幼深受中国传统生存智慧的滋养,使他一生怀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满腔热忱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实践,始终为治愈面临危机的地球不懈奔走。在遇难前夕,他仍坚守在“地球之肺”巴西潘塔纳尔,发出振聋发聩的追问:“当最后的伊甸园也在退缩,人类还能从哪里得到生存的希望?”俞孔坚教授虽已远去,但他为治愈地球所开启的征程永不停歇,他所开拓的景观事业必将在后人的传承中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