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看众多镇“海”之宝
更新时间:2025-09-25 15:16 浏览量:1
10月1日,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首个常设展“山水连城——海淀历史文物展”将试运营,众多镇“海”之宝亮相。9月25日记者提前探营,带您抢先看!
展览位于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地下二层,以300余件(套)海淀区的出土文物为主体,系统展现了海淀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文明脉络,其中包括明成化年间青花携琴访友图罐、唐·牡丹芦雁图壁画、三国·魏晋铜弩机在内的众多镇“海”之宝亮相。
步入展区,迎面是青绿山峦和三山五园地区代表性的坡屋顶意象,“山水连城——海淀历史文物展”跃然其间。
看展先找“宝”,讲解员给记者推荐了三款镇“海”之宝。
第一件就是明成化年间青花携琴访友图罐,它于1985年出土于中国气象局院内。这是一件直口短颈的青花瓷,一尺来高,腹部绘有携琴访友图、高士弈棋图,层次分明,岁寒三友、祥云纹环绕,给人以恬淡、宁静的世外悠闲之感。之所以成为镇“海”之宝,不仅因为明青花的珍贵,更因为它是目前北京地区唯一出土的明成化年间的真迹。
第二件是唐·牡丹芦雁图壁画,它被单独“封存”在一面墙上,斑驳的画面很容易让人忽视,但现场不仅通过视频展示了壁画的发掘过程,还通过数字技术“修复”了壁画,让它穿越千年的岁月,重新走到世人面前。这幅壁画1991年出土于八里庄的王公淑墓中,他是唐代幽州节度判官兼殿中侍御史。这幅壁画位于墓室正壁上,中心是枝繁叶茂的牡丹,两侧是百合和秋葵,花荫下一左一右两只芦雁,花丛间彩蝶翻飞。这幅画是唐晚期花鸟题材壁画的重要代表作,不仅能够让人看到唐代花鸟画的真迹,而且也是花鸟画独立成科的见证。
第三件镇“海”之宝,是一件只有巴掌大的展品,它是1987年出土于八里庄曹魏时期墓葬中的铜弩机。别看体量不大,却很是精密,包含了郭、望山、悬刀、牙、钩儿等部分,郭上还刻有铭文:“正始五年三月卅日左尚方造步弩牙监作吏王昭匠马广师张雄”。短短一段字,记录了其制作时间、管理部门、监作者、制作人等信息,非常珍贵。
300余件(套)展品,从新石器时代延续至清代,展示了海淀这片热土上文明的脉络。光看不过瘾?这里还有MR沉浸体验,在数字的世界里,你可以把玩青花携琴访友图罐,可以戴上清代纯金的手镯,可以触摸西周的青铜器……以更直观、互动的方式感受海淀“山水相依、古今交融”的特质与“包容创新”之魂。
记者:孙颖,王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