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播?修音?刘德华线上演唱会引发吐槽——提前录播,并非直播!
更新时间:2025-09-26 11:31 浏览量:1
近期,刘德华线上演唱会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和热议,但是当靴子落地时却迎来了一个背刺:刘德华演唱会并非是线上直播演唱会而是:刘德华的演唱会线上录播首播。
原本的心理预期:我们可以在抖音上看一场免费的刘德华天王演唱会。期望的是:直播演唱会。结果变为为:我看了一场刘德华演唱会的录播。结果是:录播曾经的刘德华。说实话——在网络时代,我们想看一场明星演唱会的录播,可以去任何视频搜索,每一场都有人录屏。录播本身不具备太多的期待性。什么意思?意思是:刘德华并未在昨晚的线上演唱会之中登场,而是将自身曾经演唱会的录播形式,在抖音平台完成表现,同时邀请了一些网红合唱,营造出这种所谓的直播效果。也就是说:并非是单独为此次线上播放举行了演唱会,只是播放了一次演唱会的录制播片。
无独有偶——此前,去年周杰伦2007年演唱会也是抖音线上首播,那么为什么此前我们听到的消息全部都是——刘德华即将开战线上演唱会?此外,刀郎线上演唱会也是录播。
那为什么此前宣传的时候并没有去点名这只是一个演唱会的录播,就会造成这么隆重的舆论宣传?这种提前让人误以为是直播的线上演唱会利润是怎么完成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形式的表现?今天我们从音乐市场角度切入解析:
线上演唱会是非常难以做到直播的,不管是曾经的刀郎线上演唱会,还是刘德华的线上演唱会,他们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后期剪辑才能完成较好的观看体验。这种剪辑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一:修音。是的,我们听到的不管是刀郎线上演唱会还是刘德华的本场线上演唱会,都是经过了修音处理的。这种修音主要是针对于——降噪、人声增强、以及伴奏的音源替换。演唱会是现场是非常嘈杂的,其实线上直播效果是非常难以完成。除了张杰这种可以做到2个亿音响的效果,其他的歌手是非常难以完成的。如果不修音,你们现场会出现很多的尖叫,非常影响线上的观众。
尤其是此次刘德华线上演唱会的音量忽大忽小,乃至于和其他网红翻唱这种效果其实是比较糟糕的,也是线上直播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一定是录播。
二:运镜。线上直播对于摄影团队的影响更大,多机位的配合是非常难以完成统筹的一件事。而录播线上就有优中选优的完美表现,多机位的筛选找到最适合大众观看的现场镜头。
三:时间不允许。直播的时间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直播之中会有很多的无效时间,比如说张杰直播之中的奔跑、喝水、换衣服等等时间都会和大众一起度过。你们对于线上这种及时性的观看效果。
三:唱功不允许。不管如何,刘德华也好、刀郎也罢他们的年龄、唱功都很难完成这种超高压力的直播表现,必然存在着各种和声需求、递麦效果、以及大量的互动。这对于线上同样是存在较大非看点性。
简单来说,线上直播演唱会本身的门槛就非常非常高,他不属于刀郎、刘德华这种年龄偏大的歌手,对于现场唱功的要求是需要较高的音域、音质、乃至于高难度曲目的表现,目前来说,只有张杰是可以完成,也愿意去砸钱表现。
造成这种落差感的主要原因,其实是主办方的刻意为之。如果在最初的宣发之中,直接表明了这是演唱会的首播,而并不是一个线上演唱会。那么整体上就很难吸引那些免费的下沉市场观众,就无法造成一个较大的现象级规模表现。所以其实是故意这样做的,在宣发上用线上演唱会作为噱头,让我们期待和关注。这里面的核心是:
谁不想免费看一场演唱会呢?谁不想白嫖,而且是周杰伦、刀郎、刘德华这种天王级别的演唱会?谁都想看。但是他给你看了,只不过不是真正的直播演唱会,而是曾经演唱会的录播。这种录播说实话,本身就是一个周边产物边角料,商业规模是比较小的,但是对于歌手的忠实粉丝而言,是实实在在的销售品。但是版权规模其实是偏弱的。
那么是否存在欺骗?答案是:不存在。因为宣传的时候是宣传为“线上演唱会”,结果呢“的确是线上演唱会,但只不过是线上演唱会的录播”。这并不涉嫌欺骗,本身也没有产生消费行为。你们我们只能在道德上谴责,而不是可以据理力争。
你们这里的关键就是如下:原本的心理预期:看一场免费的刘德华天王演唱会。潜台词:直播服务演唱会。变为了新的预期:看一场刘德华演唱会的录播。结果是:录播曾经的刘德华这种落差还是比较大的。他的内容和实际上的宣发期待是有点踏空和不匹配的。
我们对比一下真正让人期待的线上演唱会是什么样的?答案是张杰那样。将自身的成都演唱会、广州演唱会完成了下线和线上的同步播放。既可以去付费购票完成现场的体验,又可以去线上免费观看体验张杰直播的服务性。这才是我们期待的演唱会。规模是数万人下线,线上数十万人。而不是录播。
综上,未来再有这种所谓的“线上演唱会”,大家就要留个心眼了——如果宣发的时候没有表明是现场直播Live真唱全开麦演唱会,那么这个主办方玩的文字游戏就是——录播,就不需要去过于期待。当个乐子即可。不管如何,期待刘德华有更多的作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