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文化服务联盟”首批签约,上海探索优质文化资源常态化下沉
更新时间:2025-09-26 14:57 浏览量:2
日前,上海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赋能计划”专场演出在青浦区赵巷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举行。活动以文化赋能为主线,通过舞蹈诗剧展演、文化服务联盟签约等环节,展现上海以文明实践文化赋能“园区、商区、社区”的创新实践。
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市文化发展基金会、青浦区委区政府领导,首批文明实践“文化服务联盟”成员代表以及网易等企业代表、市民群众共400余人参与活动。
上海自2024年10月起启动“文化赋能计划”,整合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书展等资源,探索“全民参与、全域覆盖”的文明实践新模式。今年将开展文化赋能相关活动16场,配送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12部剧目,下沉书展活动32场,预计惠及市民超过10万人次。
活动现场,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以歌剧下沉浦东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例介绍经验。他表示:“文化赋能让高雅艺术突破剧场边界,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精神食粮。”
当晚,上海首批文明实践“文化服务联盟”完成签约。该联盟由文艺院团、文化企业、网络平台等单位组成,将围绕“红色引领、精品赏析、文明互鉴”三大板块,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提供常态化文化供给。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介绍:“作为首批文明实践文化服务联盟单位,今年艺术节将围绕‘红色引领、精品赏析、文明互鉴’三大板块,为全市文明实践阵地提供常态化、高品质文化供给。借助陕西人艺《平凡的世界》等主旋律题材作品举办16场文化活动,积极打造‘全民参与、全域覆盖’的文明实践新模式,推动艺术从‘赏其形’到‘品其韵’,真正实现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浸润。同时,将依托全市200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让市区和远郊群众同步共享艺术节动态,让艺术资讯触手可及。让艺术‘流量’汇聚成城市文明的‘声量’。”
作为“五个新城”之一,青浦区在现场展示了近年来文明实践品牌建设成果,突出“高颜值、最江南、创新核”的区域定位。
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现场特别呈现舞蹈诗剧《时代棱镜中的胜利之舞》,精选《流不尽的泪》《家书》《红旗颂》等片段,以舞台表达回顾历史记忆。艺术总监陈家年表示:“用当代艺术诠释历史,是文明实践与文化赋能的深层共鸣。”
市精神文明办表示,文明实践“文化赋能计划”是打造城市软实力的一项具体实践。后续将持续推进“文化赋能计划”,建立健全文化、科技、城市治理等优质资源协同下沉机制,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功能不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