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爱国音乐家刘雪庵艺术文化沙龙在铜梁举行

更新时间:2025-09-26 20:03  浏览量:1

2025年,是龙乡儿女的杰出代表、著名爱国音乐家刘雪庵诞辰120周年。为弘扬其爱国主义精神,展现巴岳山深厚的人文魅力,打造铜梁文旅新名片,9月25日,“中秋吟古韵 诗香润巴岳——爱国音乐家刘雪庵艺术文化沙龙暨铜梁巴岳山中秋诗会”在巴岳山岳麓别院成功举办。活动吸引了刘雪庵文化爱好者、巴岳山文化研究者、诗词爱好者等各界人士参与。

巴岳山是刘雪庵先生魂牵梦萦的故土,在此举办文化沙龙别具纪念意义。沙龙由作家、艺术策展人杨小米主讲,带领观众回溯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活动现场还邀请了纪录片《刘雪庵》和《战歌》总导演刘占国、《何日君再来——刘雪庵传》作者李明忠、提琴演奏家兼音乐教育家苏广跃、问对教育智库研究员刘浩等嘉宾。

刘占国导演分享了纪录片《战歌》摄制情况。该片聚焦刘雪庵以音乐为武器投身抗战的事迹。“《战歌》是刘雪庵倾注心血创办的抗战音乐刊物,汇聚了抗战时期最激昂、最坚定的声音,成为展现中国军民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他介绍,由铜梁区融媒体中心和铜梁区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推出的三集纪录片《战歌》已经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将在今年刘雪庵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推出。

苏广跃从音乐角度解读了《长城谣》等作品。他认为:“音乐是心灵的清泉、灵魂的呼唤,更是生命的力量。这不仅是对音乐的诠释,也是对刘雪庵作品精神的理解。”

刘浩从文学视角分析了《踏雪寻梅》《飘落的雪花》的歌词意境,指出“《踏雪寻梅》意象清新,融古典雅韵于民间生活情趣,充满生机”。李明忠则讲述了《何日君再来》背后鲜为人知的往事,以及这首歌与刘雪庵命运的交织。他感慨道:“刘雪庵因《长城谣》声名远扬,也因《何日君再来》历经坎坷。但这首表达人类共通情感的作品,却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不朽经典。”

主讲人杨小米以“音乐与生命的交响”为主题,意在通过作品解读走进刘雪庵的内心,感受他对家国的热爱、对山河破碎的痛心,以及对复兴的深切渴望。她表示,刘雪庵的一生与音乐水乳交融,“音乐就是他的生命”。他人生的起伏悲欢,几乎都与音乐紧密相连。

沙龙不仅是一场文化对话,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尾声,全场观众齐声合唱《长城谣》,向刘雪庵先生致敬。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观众纷纷表示,通过嘉宾的深入解读,对刘雪庵的艺术与人生有了更立体、更真切的认知。

家乡人民爱戴雪庵先生,雪庵先生的后人也情系桑梓。9月中旬,刘雪庵长子刘学达先生和长孙女刘军女士专程从北京返乡,将历时四十年搜集完整的十八期《战歌》杂志合辑捐赠给铜梁区档案馆,成为珍贵的地方文献。

记者:李承舜

编辑:秦琬淇 李珊珊

审校:蒋国明 陈莹莹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