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野兽派重生!玻璃塔+渐变色帘重塑陶瓷光影艺术殿堂
更新时间:2025-03-10 08:45 浏览量:9
该建筑由贝聿铭于 1968 年设计,旨在通过其创新形式挑战传统的博物馆类型,同时作为现代艺术品而存在。贝聿铭将埃&森博物馆打造成一个开放式结构,可从其任意侧面进入其内部。
MILLIØNS翻新中展现创新力量
Sustainable and diverse ecological public space
2019年,MILLIØNS在国际竞赛中脱颖而出,最初设计目标是打造一间咖啡馆来存放Louise Rosenfield捐赠的陶瓷藏品。后期提议对整个东翼进行全面重新设计,从而促成了一项更大规模的翻新项目。在翻新过程中,MILLIØNS对贝聿铭原来的混凝土立面进行了重大修复工作,包括清洁和保护建筑独特的粉红色混凝土,并更换了铺路砖以匹配原始设计。
翻新前后对比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renovation
该建筑主要由四个不透明的混凝土体积组成,它们围绕着一个开放式中庭,游客可以通过中庭进入画廊。图书馆/休息室和礼堂是分开的,可通过中庭进入。自然光通过建筑主体之间的空隙进入建筑。正如人们可以与雕塑的各个侧面互动一样,埃弗森在环绕它的开放广场的基座上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埃弗森艺术博物馆建成时的样貌
The Everson Museum of Art when it was built
新与旧完美融合的野兽派博物馆
The Brutalist Museum, a perfect blend of old and new
MILLIØNS的改造方法不仅融合了创新理念也对贝聿铭原始设计的保持尊重。该工作室旨在引入现代元素,保持建筑的历史风貌,同时尊重贝聿铭的原始设计。他们的改造巧妙地将新与旧融合在一起,使东翼既能作为现代空间使用,又能保留其野兽派遗产。同时,他们还设计了新的花盆和家具,为室外露台和咖啡馆创造了一个休闲的活动空间。
翻新之后增添的艺术花盆
Aerial view of the project
光影韵律下的陶瓷艺术殿堂
The ceramic art palace under the rhythm of light and shadow
翻新项目的另一个关键概念是消除博物馆公共画廊空间与私人运营空间之间的严格划分。MILLIØNS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将存储、展示和维护活动融为一体,提高了透明度,并邀请游客进入更身临其境的体验。
博物馆建筑内部
Museum building interior
MILLIØNS的设计深受贝聿铭野兽派建筑风格的启发,旨在融入光影的韵律。由于东翼大部分位于地下,光线不足,MILLIØNS通过引入反射和折射材料来解决这一问题,并设计了一系列两层高的玻璃塔,既容纳了陶瓷藏品,又将光线引入空间。这些开放式塔楼打破了艺术与公众互动的传统界限,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陶瓷的魅力。
两层高的玻璃塔以容纳陶瓷藏品
Two-story glass tower to house ceramics
此外,MILLIØNS还将东翼的下层改造成一个半公共区域,用于举办活动和展览,同时设立了新的研究图书馆和翻新的员工办公室,为博物馆参观者和员工创造了一个实用而温馨的环境。MILLIØNS与巴黎艺术家Justin Morin合作设计了渐变色窗帘,以补充这种色彩,将艺术品的色彩融入博物馆的面料中,进一步提升了整个空间的艺术氛围。
渐变色窗帘
Gradient color curtains
翻新前后对比
reverse reversal contrast
MILLIØNS工作室的翻新改造项目不仅增强了埃弗森艺术博物馆东翼的功能性和美观性,还巧妙地融合了新旧元素,保留了贝聿铭的原始设计精髓,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更加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Everson Museum of Art, East Wing
适应性再利用架构师:MILLIØNS
原建筑师: 贝聿铭
地点:Syracuse, New York
设计师:MILLIØNS (Zeina Koreitem、John May)
面积:15,000 平方英尺
竣工年份:2024年
摄影:Everson Museum of Art, East Wing © Iwan Baan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系园景人(ID:xyzwin)原创整理,欢迎转载,转载请输入“转载”授权,请联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