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HER2阳性乳腺癌术前“治疗瘦身”:精准医疗时代的减法艺术
更新时间:2025-04-07 16:27 浏览量:1
"医生,我的头发真的可以保住吗?"诊室里,36岁的李女士攥着化疗知情同意书,指尖因用力微微发白。
这个场景每天都在乳腺肿瘤科重复上演。当HER2阳性乳腺癌从"死亡宣判"变为可治之症,患者对生存质量的追问,正推动着治疗理念的革命——从"大水漫灌"式化疗到"精准滴灌"的减法艺术。
01 降级策略的突围:从免化疗到精准减负
近年来,PHERGain研究开创了“治疗响应引导降阶”的新模式。该方案让所有患者先接受12周双靶向治疗(曲妥珠+帕妥珠),随后通过评估代谢反应:早期应答者(SUV值下降≥40%)继续单用靶向药,无应答者则追加化疗。
结果显示,免化疗组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仍达38%,且3-4级不良事件减少62%。这种“先试后定”的策略,相当于给治疗方案装上“智能导航系统”——根据肿瘤实时反应动态调整火力。
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筛选出适合进行化疗减法或完全免除化疗的患者。例如,去年的CSCO指南中的I级推荐THP方案,即单化疗联合双靶的方案。这不仅考虑到新药物(如靶向药物、ADC药物、免疫药物)的出现,还充分考虑了患者的耐受性,如无法耐受双化疗或铂类化疗的患者,可选择单用紫杉醇联合双靶作为新辅助治疗的选择。
随着新型药物的出现,对于对新辅助化疗“做减法”的可行性有了更大的提升。
例如,去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I-SPY2.2研究针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采用新型ADC药物Dato-DXd联合度伐利尤单抗作为新辅助治疗,免疫阳性亚组患者pCR率高达65%。
无论是HER2阳性或三阴性乳腺癌,部分患者有机会采用单化疗甚至完全免除化疗。通过使用新型ADC药物联合免疫治疗,如I-SPY2.2研究所展示,更好的治疗效果是可能实现的。精准治疗无疑是学界不懈追求和探索的方向,优化治疗策略,更好地实现治疗升阶梯或降阶梯,从而减少化疗的联合使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02 效毒平衡,论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中蒽环类药物的取舍
鉴于HER2靶向治疗和蒽环类药物均存在心脏毒性,其联合使用的潜在毒性叠加已引起广泛关注。由此,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在新辅助与辅助治疗中蒽环类药物的取舍,已成为当前争论的热点,叶松青教授对此发表了个人见解。
TRAIN-2研究表明,去蒽环的双靶新辅助治疗方案并不影响患者的长期治疗获益。而在辅助治疗方面,BCIRG-006研究亦发现,TCbH(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与AC-TH(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方案在有效性上无显著差异。
然而,尽管TCbH方案等优选方案在不使用蒽环类药物的情况下取得了较高的pCR率,且治疗周期更短,但在辅助治疗阶段去蒽环的证据尚不充分。
此外,对于三阳性乳腺癌患者是否需要蒽环类药物的治疗,尽管有亚洲数据支持,但证据仍显不足。因此,在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时,需综合考虑肿瘤负荷、临床特征以及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决策。
总体而言,对于新辅助治疗,“去蒽环”策略已具备相当的可行性;而在辅助治疗阶段,特别是在面对肿瘤负荷大、分期较晚的患者时,应更为审慎地考虑是否省略蒽环类药物。
03 中国方案的突破:HELEN-006研究启示
2024年《柳叶刀·肿瘤学》发布的HELEN-006研究,为全球提供了“中国式瘦身方案”。这项纳入669例患者的多中心Ⅲ期试验,创造性采用“双减法”设计:
01 化疗减法
用白蛋白紫杉醇(125mg/m²,每周一次)替代传统多西他赛+卡铂组合,去除骨髓抑制风险最高的卡铂;
02 疗程减法
将治疗周期从常规的6-8个缩短至4个,通过提高单次给药强度补偿疗效。
结果显示,实验组pCR率高达66.3%,较对照组(57.6%)提升8.7个百分点,且3-4级恶心(7%vs23%)、腹泻(8%vs16%)显著降低。
亚组分析更发现,激素受体阴性患者获益尤为突出——这类传统认知中更具侵袭性的亚型,pCR率提升幅度达12.4%。这可能与白蛋白紫杉醇更易穿透致密肿瘤微环境有关。
该研究不仅改写了治疗指南,更揭示一个重要规律:治疗瘦身不是简单的“做减法”,而是通过药物改造和人群筛选实现的“精准爆破”。
04 超越传统,抗HER2治疗的未来趋势和创新策略
对于抗HER2治疗,更优效、更精准仍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例如,针对早期疗效反应的评估,以筛选适合人群,避免不必要的化疗,实现精准化的升价阶梯个体化治疗。
同时,在辅助早期治疗阶段,对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探索值得关注。目前,ctDNA检测已现前景,有助于早期筛选出对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进而调整治疗策略,提升治疗效果。新药物的出现,特别是新型ADC药物如T-DXd的临床应用,包括其联合方案的治疗探索,也是学界密切关注的研究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抗HER2治疗对给药模式的改进也带来了诸多亮点。如抗HER2治疗的皮下给药方式,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舒适的治疗体验,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医学的进步从来不仅仅是数字和数据的堆砌,更是对每一个鲜活生命的关怀与尊重。每一次治疗方案的优化,都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都是对生命的尊重。让我们一起为精准医疗的未来喝彩,为每一个在抗癌路上的勇士加油!因为在这个时代,我们不仅有治愈疾病的力量,更有让生命绽放光彩的智慧。
参考文献:
[1] Dowling, Gavin P et al. “Neoadjuvant trastuzumab deruxtecan (T-DXd) with response-directed definitive therapy in early stage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a phase II study protocol (SHAMROCK study).” BMC cancer vol. 24,1 91. 17 Jan. 2024, doi:10.1186/s12885-024-11851-4
[2]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2023).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作为临床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