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研究表明:骨密度没低于这个值,大多不用治疗,别自己吓唬自己

更新时间:2025-03-10 15:08  浏览量:1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医生,我的骨密度检查出来有点低,是不是得赶紧吃药?家里人都说骨密度下降容易骨折,吓得我这几天连路都不敢走快了。”

一个人坐在医生面前,手里拿着体检报告,表情有些紧张。检查结果显示骨密度的数值比去年低了一些,他本来没太在意,可是听身边人一说,越想越害怕,生怕自己哪天一摔就骨折了。

很多人一听到“骨密度低了”这几个字,第一反应就是骨头变脆了,会不会很快发展成骨质疏松?用力一摔,会不会直接骨折?

其实,骨密度下降是人体衰老的一个正常过程,就像皮肤会变松弛、头发会变白,骨骼的钙含量也会逐渐减少。

研究发现,人体的骨量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之后就会缓慢下降,尤其是女性在绝经后,骨量流失的速度会加快。

2020年《国际骨质研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8000多名不同年龄段的人,发现40岁后,骨密度每年下降的速度大约为0.3%—0.5%,到了60岁后,下降速度可能会达到1%。

这意味着,到了老年阶段,骨密度的数值本来就不可能和年轻人一样,看到骨密度下降,先别慌,这可能只是自然衰老的一部分。

骨密度检测的结果通常会用“T值”来表示,很多人体检后看到“T值变低”,就开始焦虑,以为自己快得骨质疏松了。

但实际上,医学上有明确的标准,骨密度的T值如果在-1.0到-2.5之间,属于“骨量减少”,但并不等于骨质疏松。

真正需要治疗的情况,是当T值低于-2.5,才会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研究数据显示,骨量减少的人群中,真正会发展成严重骨折的人只占很小一部分,绝大多数人在保持合理饮食和运动的情况下,骨骼强度依然能够维持正常功能。

2021年《骨骼与代谢》期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5000多名骨量减少的成年人,发现其中80%以上的人在5年内没有发生骨折,也没有明显的骨质流失。

很多人一听到骨密度下降,就想着补钙,甚至开始大量服用钙片,但研究发现,骨骼的健康不仅仅取决于钙的摄入,还和维生素D、蛋白质、运动习惯密切相关。

如果只是单纯地补钙,而不注意其他因素,钙质未必能真正进入骨骼,反而可能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2022年《营养与骨代谢》期刊上的一项调查发现,长期高剂量补钙但缺乏维生素D的人,骨密度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而适量补充维生素D的人,骨质流失的速度则相对较慢。

这是因为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D,即使吃再多的钙,也可能无法有效地沉积到骨骼中。

除了钙和维生素D,蛋白质摄入对骨密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很多人觉得骨头的主要成分是钙,所以只要补钙就行了,但实际上,骨骼的基本结构是由胶原蛋白支撑的,钙只是填充其中的“建筑材料”。

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骨骼的弹性和韧性会下降,增加骨折的风险。研究发现,长期低蛋白饮食的人,骨密度下降的速度比正常饮食者快15%-20%。

2020年《临床营养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蛋白质摄入量较低的老年人,骨折的发生率比蛋白质摄入正常的人高出30%。

这说明,单纯补钙并不能真正提高骨密度,还需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比如瘦肉、鱼类、鸡蛋、大豆等优质蛋白来源。

运动对骨骼健康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研究发现,骨骼是“用进废退”的组织,适量的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的再生,增强骨密度,而长期不运动的人,骨量流失的速度会更快。

尤其是负重运动,比如快走、爬楼梯、跳绳等,可以增加骨骼的机械负荷,促进骨细胞的活跃度,延缓骨质流失。

2021年《运动与骨健康》期刊上的一项实验研究发现,每周进行3-5次负重训练的人,骨密度的下降速度比久坐不动的人降低了约25%。

很多人担心骨密度下降会增加骨折风险,但实际上,骨折的发生不仅仅取决于骨密度,还和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反应速度等多个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即使是骨密度正常的人,如果肌肉力量不足,跌倒时依然可能发生骨折。

而相反,有些骨密度较低的人,平时有良好的运动习惯,肌肉力量强,跌倒时有更好的缓冲能力,骨折的风险反而较低。

2020年《老年骨骼健康》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老年人的髋部骨折风险,与骨密度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直接,而肌肉力量、步态稳定性才是影响骨折风险的更重要因素。

一些人会害怕骨密度下降得太快,想通过药物来延缓骨质流失,但事实上,大部分骨量减少的人群并不需要药物治疗。

医学指南通常建议,只有当骨密度T值低于-2.5,或者已经出现过骨折的高危人群,才考虑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研究发现,盲目使用药物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有些抗骨质疏松药物可能影响胃肠道健康,甚至在个别情况下增加骨折的风险。

2022年《药物与骨代谢》期刊上的一项调查发现,部分长期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人,骨密度虽然有所改善,但骨折率并没有明显降低,而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干预,反而能在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提高骨骼的整体健康状况。

那么,这里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除了骨密度检测,如何更准确地评估骨骼的健康状态,避免过度焦虑,也能真正做好骨骼的养护?

这个问题并不简单,因为单纯看骨密度的数值,可能无法全面反映骨骼的真实状况,比如骨的质量、弹性、微结构等因素,都会影响骨折风险。

此外,个体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运动方式,也会对骨骼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张清,郭远明,李美冰,等.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性激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7(04):31-36.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