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越大,越要控制饮食?建议:70岁后,吃饭尽量注意这4个习惯
更新时间:2025-03-10 16:13 浏览量:7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医生,我是不是该少吃点了?最近总听人说,年纪大了不能吃太多,怕血糖血脂上去,可我要是吃少了,又觉得浑身没劲,胃口也不好,整天没精神。”一个人坐在诊室里,表情有些犹豫。
他已经70岁了,身体虽说没有什么大病,但近几年总感觉力气不如从前,吃饭也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吃错了影响健康。
很多人一过70岁,就开始对吃这件事格外谨慎,有的人担心吃多了会让血压、血脂上升,有的人怕吃得太油腻影响消化,还有的人觉得,年纪大了就该少吃点,减少身体负担。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研究发现,70岁以后,身体的代谢能力确实下降了,但并不意味着要刻意减少食物摄入。
相反,很多老年人因为吃得过于清淡,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反而让身体更虚弱。
2021年《老年营养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调查了5000名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现饮食过度控制、摄入热量过低的人,免疫力下降的风险比正常饮食的人高出28%,而肌肉流失的速度也更快。
年纪越大,消化能力确实会下降,胃液分泌减少,食物的消化时间变长,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刻意少吃。
研究发现,过度节食或者摄入热量不足,会导致蛋白质摄入减少,而蛋白质是维持肌肉、增强免疫力的重要营养成分。
2020年《营养与衰老》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7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蛋白质摄入低于每天体重每公斤0.8克,肌肉流失的速度会明显加快,跌倒和骨折的风险也会提高。因此,老年人的饮食不能只是简单地减少食量,而是要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
很多人以为,吃肉会导致血脂升高,年纪大了应该少吃,其实这种观念并不准确。
研究发现,适量摄入优质蛋白,比如鱼肉、鸡肉、蛋类,可以帮助维持肌肉质量,降低老年人肌肉萎缩的风险。
2021年《国际临床营养》期刊上的一项实验研究发现,每天摄入足量蛋白质的老年人,肌肉强度比低蛋白饮食的老年人高出22%,而步行速度和握力也更稳定。
相反,那些长期吃素、完全不碰肉类的人,肌肉流失的速度比正常饮食者快了约15%。
这说明,老年人不是不能吃肉,而是要吃对肉,比如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鱼肉、鸡肉,而不是高脂肪的红肉或加工肉制品。
除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也不能完全限制。有些人担心吃米饭、面食会导致血糖升高,索性把主食控制得特别严格,但研究发现,完全不吃碳水,反而会影响能量供给,甚至导致血糖波动更大。
2020年《代谢研究》期刊上的一项分析指出,长期低碳水饮食的老年人,低血糖发生率比正常饮食人群高出35%,而且疲劳感更明显。
合理的做法是选择消化慢的优质碳水,比如燕麦、糙米、红薯,而不是完全不吃主食。
有些人吃饭特别快,觉得年纪大了,胃口不好,能吃进去多少是多少,可研究发现,吃饭速度过快,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影响消化吸收。
2021年《消化与老年医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调查了3000名老年人,发现进食速度过快的人,消化不良的发生率比慢食者高出25%,而且胃肠道功能退化得更快。
适当放慢吃饭的速度,不仅有助于食物的充分咀嚼,还能降低胃肠道的负担,提高营养吸收率。
老年人常常容易忽略水分的摄入,觉得不渴就不喝水,但实际上,70岁以后,身体对水分的感知能力下降,等到感觉口渴时,可能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
研究发现,老年人如果水分摄入不足,血液的粘稠度会上升,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022年《老年病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5000名老年人,发现每天饮水量低于1500毫升的人,血栓风险比正常饮水者高出30%。因此,老年人应该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而不是等到口渴再补充。
不少人习惯在晚餐吃得比较丰盛,觉得白天活动消耗大,晚上可以多补充一些营养,但研究发现,晚餐过于油腻或者吃得过多,会影响夜间的代谢功能,甚至影响睡眠质量。
2021年《睡眠与代谢》期刊上的研究指出,老年人如果晚餐吃得过饱,夜间血糖波动的幅度会增加30%,而失眠、夜间频繁醒来的概率也会提高。
因此,老年人的晚餐应该清淡、易消化,避免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
除了饮食本身,进餐的规律性同样重要。研究发现,很多老年人由于作息不规律,吃饭时间也经常变化,而这种不稳定的饮食模式,容易影响肠胃功能,甚至增加代谢紊乱的风险。
2022年《老年消化病学》期刊上的研究指出,不规律进食的老年人,胃食管反流、消化不良的发生率比规律饮食者高出28%,而且血糖波动也更大。因此,养成固定的吃饭时间,对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和代谢稳定性都有好处。
那么,这里就引出了一个问题,70岁以后,除了注意饮食搭配和进餐规律,还有哪些生活习惯能够进一步帮助维持身体健康,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这个问题并不简单,因为影响健康的因素不仅仅是饮食,还有运动、睡眠、心理状态、社交互动、日常作息等多个方面。
70岁后的健康管理,不能只关注饮食,而是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全面、科学的生活方式,以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衰老,让晚年生活更加舒适和健康。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李嘉琦,刘淼,吕宪玉,等.80岁以上高龄老人饮食习惯及其与循环系统疾病相关性的调查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6,18(04):28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