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最大抛光彩钻「New Sun」诞生:近距离欣赏珍稀天然钻石与切割艺术的双重奏
更新时间:2025-04-21 15:54 浏览量:4
近日,俄罗斯钻石开采商 Alrosa 宣布2020年开采的236ct天然黄钻原石「Dawn」(黎明)已完成切割,最终获得一颗重量超过100ct的花式切割黄钻,成为迄今最大的俄罗斯抛光彩钻。
「New Sun」
经切割后的天然黄钻呈现罕见的鲜黄色彩,被命名为「New Sun」(新的太阳),意寓其拥有媲美阳光的金色火彩。
这枚天然黄钻的原石开采于2020年开采自俄罗斯东北部的 Ebelyakh 矿,一经面世,天然而强烈的蜂蜜金色就令人炫目不已。
据测算,这枚天然黄钻原石约形成于1.2亿-2.3亿年前,是俄罗斯迄今发现最大的彩钻原石,浓郁的蜜金色和相当大的重量使其在切割前就已独一无二,珍稀程度可见一斑。
「Dawn」
236ct
为此,Alrosa花费了长达2年的时间,汇集15名俄罗斯钻石专家组成团队对原石展开3D建模和光谱分析,以便精确计算出最合适的切割方案,用于尽可能突出「Dawn」的天然蜜金色彩和保留克拉重量。
现如今,「New Sun」的成功切割,不仅让事件本身成为俄罗斯宝石行业近年来最重要的焦点之一,更以出色的切割成果彰显了俄罗斯的天然钻石切割技术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夯实了其在全球钻石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Trade war愈演愈烈的当下,行业顶尖技术的走向对提振市场信心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天然钻石行业的核心技术环节,「切割工艺」对行业的价值创造、技术壁垒构建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多重战略意义。
# 01
「切割工艺」对天然钻石价值赋能的底层逻辑
Rapaport曾明确揭示切割工艺对天然钻石经济价值的放大作用,数据显示,顶级切割或可使D色IF级钻石溢价高达400%。
事实上就最终呈现来说,切工的确是天然钻石闪耀和光亮的主要决定因素。
GIA所提出的天然钻石4C标准中,将切工分为切割比例、抛光、对称性三项,每一项又有五个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EXCELLENT,VERY GOOD,GOOD,FAIR,POOR。随着切工等级变高,天然钻石拍卖溢价与保值率都将显著提升。
从左到右的切工等级分别是
3 EXCELLENT、3 VERY GOOD和GOOD
此外,一些根据天然钻石原石特质展开的异形切割,也可以带来相较于常规圆形切割更出色的价值表现。部分品牌也会以独家钻石切割工艺作为核心卖点,如斐登的高级珠宝系列就曾采用品牌独家的「Hero Cut」钻石切割工艺,为其珠宝作品增色不少。
Alrosa之所以花费两年光景对「Dawn」原石进行精密的切割方案制定,正是因为定向的切割方案优化能够重构原石价值系统,进一步提升顶级珍稀的原石价值,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传世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每一枚天然钻石独一无二的特性,「量身定制」般的天然钻石切割方案往往需要融合材料科学、光学工程和先进制造技术才能顺利完成,这对顶级切割工程师的知识储备和工艺经验有着极高的要求,这种技术密集型的特征,也是天然钻石区别于合成品的核心价值维度之一。
当然,使天然钻石价值最大化之余,切割环节本身也是天然钻石产业链的利润中枢,可以为行业贡献约35-48%的附加值。
现阶段天然钻石进出口所遵循的原产地认定标准,依然以「实质性转变」(substantially transformed)为参考,而切磨加工把毛坯变成裸钻就是一种实质性转变过程。
所以,在哪儿切,怎么切,都对天然钻石透明合规贸易的正常开展和交易价格的起伏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
# 02
藏在光彩夺目背后的天然钻石切割工艺
天然钻石切工一向被认为是4C标准中最神秘的部分,基于自然形成的几何世界固然壮观,可这份「大自然的标本」要想光芒万丈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必须要经过后天的精心雕琢。
好的切工,汇集天然钻石工艺者的天赋、智慧和审美。
我们以最为常见的九大天然钻石切割工艺为例,来看看不同的切割方式有哪些特质。
| 圆形明亮式切工(Round Brilliant Cut)|
圆形明亮式切工是当下最常见也最受欢迎的切割工艺,因为没有任何其他切割方式能与精湛工艺下的圆形切工的耀眼闪光程度相对比。
这是一种将天然钻石的火彩与亮度平衡最优的切割方式,但同时也是原石损耗率最高的切割方式,最高可达到60%。
比利时数学家马塞尔·托尔科夫斯基 (Marcel Tolkowsky) 在1919年通过计算得到了精确的角度,并确定58个切面是创造一枚具有最强闪光、火彩和亮度的天然钻石所需的最佳切面数。如今,市场上在售出的天然钻石中有75%的天然钻石都是这种形状。
| 公主形切工(Princess Cut)|
公主形切工,也被称为经修饰后的明亮式方形切工,也是很受欢迎的切割方式。公主形切工既有干净利索的现代线条,又有方形尖角,金字塔形状和斜面释放了天然钻石最大的光泽和反射效果,可以带来与圆形明亮式切工相媲美的火彩,相较于同重量圆钻还拥有15%的显大效果,加上可达到80%左右的原石保留率,性价比更高的公主形切工尤其在婚戒主石市场应用广泛。
| 枕形切工(Cushion Cut)|
枕形切工(垫形切工)也十分常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被称为“老矿式切工”。
常见切工发展史
枕形切工天然钻石通常呈方形或矩形,其特色体现在带有圆角,切面会比其他切割方式的切面反射出更多的火彩。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天然钻石都采用了枕形切工,比如Hope diamond(希望钻石)、大英帝国皇冠上的Cullinan II(库里南二世钻石)等。
大英帝国皇冠上的Cullinan II
(库里南二世钻石)
| 雷迪恩切工(Radiant Cut)|
正方形或矩形天然钻石大多会采用雷迪恩切工,可以更好地解决天然钻石的亮度问题。和枕形切工、公主形切工不同的是,雷迪恩切工是斜角的,赋予了这一切工标志性的八边轮廓。此外,雷迪恩切工对称而平行的切面格外平衡而包容,且整体看起来会比同类克拉数的天然钻石更大。
| 阶梯式切工 |
祖母绿切工(Emerald Cut)
阿斯切切工(Asscher Cut)
祖母绿切工(Emerald Cut)和阿斯切切工(Asscher Cut)长阶梯状的切面犹如镜子迷宫,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这两类切工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之前,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受追捧至今。
皇家阿斯切切工
和其他类型切工不同的是,祖母绿切工(Emerald Cut)和阿斯切切工(Asscher Cut)为凸显宝石的净度与通透感通常台面(顶部)宽大,对内含物容忍度低,所以对原石的品质要求较高,切割完成的天然钻石成品通常也较为完美,往往价格十分昂贵。
这条项链中央镶嵌的即是一枚祖母绿形切割钻石,
四周则镶嵌榄尖形切割钻石
| 细长形切工 |
椭圆形切工(Oval Cut)
梨形切工(Pear Cut)
榄尖形切工(Marquise Cut)
这三种切割工艺都以细长的形状而显得大气优雅,从视觉效果上来说,细长型切工的天然钻石可以延长手指的长度,也会显得比相同克拉重量的天然钻石更大。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切割工艺,细长形切工更具趣味性和包容性,浪漫而温柔,现在已经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凸显个性化的天然钻石饰品设计中。
椭圆形切工(Oval Cut)
梨形切工(Pear Cut)
不同的切割工艺都需要在毫米级的操作空间内,实现微米级的精度控制,对天然钻石晶体理解、定向、台面比例控制、切割速度、定位误差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随着现代前沿技术的持续发展,一些人工智能技术也被加入到切割优化方案之中,以深度学习算法处理百万级切割方案数据库,赋能顶级切割工程师的每一次判断,在天然形成的方寸之地以人力精雕细琢,释放地幔深处的天生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