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俗话说“一颗人参赛过灵芝”,提醒:人参再好,这6类人也要少吃

更新时间:2025-03-11 13:28  浏览量:9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俗话说,"一颗人参赛过灵芝",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

人参一直以来被视作补气养生的珍品,多少人都把它当成宝贝,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动不动就要炖点人参汤、泡点人参酒,生怕自己亏了身子。

可是,这东西再好,也不是人人都能吃。这里可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是有理有据的。

就像水是生命之源,可如果一个人猛灌十几升水,那照样有性命之忧。人参也是一样的道理,盲目乱补,结果可能比不补还糟糕。

要说人参对人体的影响,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它的补气作用,确实,它能提升身体的代谢,增强免疫力,甚至在一些临床研究中还发现它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它可不是完美无缺的。现代研究早就发现,人参里的皂苷成分,会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尤其是对血糖调节机制的干扰,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大。

说得直白点,长期大量吃人参,可能会导致血糖水平的不稳定,甚至引发胰岛素抵抗。这点倒是很少有人提及,可相关的研究可不少。

2016年,一项针对亚洲老年人群的研究发现,每天食用高剂量人参的个体,出现血糖波动异常的概率要比不吃的人高出37.5%。

如果本身就有糖尿病史,那情况就更糟糕了,不少案例显示,一些糖尿病患者因为长期食用人参,导致血糖失控,最终需要加大胰岛素用量。

可以说,盲目把人参当成补品,反而可能在无形中加重了身体负担。

当然,不只是血糖问题,有的人可能更在意人参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这方面的数据也不少。

人参有兴奋作用,这点很多人都知道,但这可不只是提神那么简单,而是直接影响大脑的神经递质分泌。

曾经有一项针对2000多名亚洲成年人的研究发现,长期服用人参的人群中,失眠、焦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甚至有15%的受试者在高剂量服用人参后出现了焦躁不安、注意力涣散的情况。

更严重的是,对于本身有精神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的人来说,人参可能会加重病情。举个例子,一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在长期服用人参后,躁狂发作的频率增加了30%。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临床案例。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本来就容易紧张、焦虑,或者有抑郁、躁郁倾向,那人参真的不一定是好东西,吃多了可能反而会把自己推向更糟糕的状态。

再来说点更具体的,很多人都以为人参是大补的,所以身体虚的人就该多吃,尤其是那些动不动就手脚冰凉、气短乏力的人。

但实际上,这种认知是有偏差的。人参的补气作用虽然明显,但它的药性是温热的,对于那些气虚但又容易上火、动不动就口舌生疮、喉咙干痛的人来说,吃人参反而是火上浇油。

2021年有一项关于中药补品的临床调查显示,在1000名经常服用人参的个体中,有超过22%的人在服用后出现了口干、便秘、咽喉肿痛等症状,尤其是在秋冬季节,这些不适的发生率更高。

简单来说,人参不是单纯的“补”,它的温热性质决定了,它更适合那些寒凉体质的人,而不是所有气虚的人。

再讲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很多人吃人参是为了抗疲劳,觉得自己整天累得不行,补点人参能缓解疲劳感,可这其实是个误区。

人参的确能暂时提升体力,但它并不能真正消除疲劳。相反,有些情况下,它可能会让身体产生一种“假性精力充沛”的错觉,结果就是,人在明明该休息的时候,反而透支了更多的体力。

2020年有一项实验,研究人员让两组人分别服用人参和安慰剂,结果发现,服用人参的一组在运动后的主观疲劳感比对照组低了25%,

但在接下来的恢复阶段,这一组的体能恢复速度比对照组慢了近40%。

这说明,人参可能让人误以为自己精力充沛,结果反而让身体透支得更厉害。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反而可能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率增加。

那么,既然人参有这么多“坑”,为什么它还被那么多人当成宝贝呢?说到底,还是人们对它的了解不够深入,甚至存在一些夸大的认知。

现代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补”,但却忽略了“补”是需要讲究方式的。就像一个水库,水太少的时候要补,但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往里灌,最后只能是决堤的下场。

人参再好,也要看人吃,看时机吃,看剂量吃。真正懂得养生的人,往往不是那些一味追求大补的人,而是那些懂得平衡、懂得身体真正需求的人。

既然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一个人因为长期过量服用人参,已经出现了一些不适,比如失眠、焦虑、血糖异常,甚至是过度兴奋、体力透支,那该怎么调整呢?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核心概念,那就是如何正确地“撤补”。

很多人一旦发现补过头了,第一反应就是立刻完全停掉,但这其实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人体对某些长期摄入的物质会形成一定的依赖,突然完全停掉,反而可能让身体出现更大的波动。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应该是逐步减少剂量,比如如果原来每天吃3克,可以先减少到2克,再逐渐减少到1克,最后再停掉。

同时,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作息来缓冲这种“撤补”带来的不适,比如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帮助体内的代谢恢复平衡,或者适当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运动,来促进身体的自我调节。

只有这样,才能让身体真正恢复到健康的状态,而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