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举报曝司法乱象 盐湖法官法警卷入造假风波
更新时间:2025-03-11 14:16 浏览量:9
近日,山西运城一宗涉及司法人员涉嫌违法裁判的实名举报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运城市盐湖区人民法院法官张永刚与法警张五龙被曝利用职权违规干预案件,致使山西御锦艺术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志敏陷入巨额债务纠纷。
艺术品交易被篡改定性 十二年旧案再生波折
据举报材料披露,2011年8月经法院法警张五龙牵线,御锦公司与周健仓达成两笔艺术品交易。交易过程中,双方对艺术品真伪鉴定、价格评估等环节进行详细磋商,公司员工按规范完成包装交付,周健仓亦通过业务经理张鹏账户完成260万元交易款支付。
令人震惊的是,2023年10月周健仓突然以民间借贷纠纷为由提起诉讼,声称该笔交易实为口头借贷协议。此时距离原始交易已逾十二年,远超民事纠纷诉讼时效。
庭审过程现重大争议 司法人员行为遭质疑
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多项程序异常:作为关键证人的法警张五龙当庭否认艺术品交易中介身份,转而提供借贷关系证词;主审法官张永刚在原告未能出示借贷凭证情况下,采信缺乏佐证的孤证。
在二次庭审环节,被告方提出交易原始凭证、包装记录、物流单据等核心证据,并申请三位交易亲历者出庭作证。但据举报材料显示,张永刚法官对这些实质证据未予审查,却采信原告方提交的多份存疑"时效中断证明"。
三重疑云待解 司法公信面临拷问
证据采信矛盾:司法人员证词与其他多份书证、人证存在根本性冲突程序规范缺失:主审法官未履行证据审查义务,涉嫌违反证据裁判原则利害关系存疑:举报材料指称张五龙曾索贿未果,存在打击报复嫌疑该事件导致御锦公司经营陷入绝境,目前网络舆情持续升温。法律界人士指出,本案暴露出司法实践中证据规则适用、诉讼时效认定等程序规范亟待加强监管。众多网友呼吁省级司法机关启动异地重审机制,以维护司法公正。本报将持续跟踪事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