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广州艺博会推荐艺术家 | 赵七一

更新时间:2025-07-10 00:04  浏览量:3

本期推荐 | 赵七一

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

2025/07/09

赵七一,字野风,号集雅堂主人, 一九六三年七月一日生于江南古城溧阳,父名其日“七一”,三笔遂成。

艺术点评:

七一人如其名,简洁爽快,好恶分明,虽幼随父习书画,然师承百家,以其性情不羁、刚愎自用而不能详其书画之源,常有新作,潇潇然而放旷,脱脱然而孤芳。

七一下笔,或书或画,恣意纵横,略无游龙,抑扬顿挫尽在不经意间,犹如谪仙斗酒成诗、歌妃歌蜀,跃然纸上。其黄山之作,笔力雄浑,墨韵凝重,水乡之作铿锵不至,婀娜有余,得天地之造化,含万物之演绎。曾有作品魅于国展;有秋韵图,几经得失,藏于友室。非高人无缘目睹之快。

七一书画博采众长,然绝无规矩章法之约束,其妻玉玲,与夫同道,擅长江南水乡小品,其书画以柔美细腻、用色新颖而著称,以示七一,相得益彰。七一书法轻颖流转,水墨画高雅幽静,或犷或蕴, 或迷或纵,势如清风舞竹、雁过无声。

七一书画,不弃市井,不失大雅,纵有高士临门,不为逊也,对酒长歌,手谈清浅。以其灵性示人,耳目一新,如孤芳于野,异松于峰,常被人喻为“江南一怪”。

——诗人、评论家山川于沪上

在当代书画艺术趋于精致化、技术化的潮流中,赵七一的作品如同一股清新怡人的野风。这位自号“野风”的艺术家,以他特有的“拙气”与“洒脱”,在传统书画领域开辟了一片自得其乐的天地。观赵七一的作品,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那种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不是经过精心修饰的雅致,而是带着几分粗粝、几分不羁的本真表达。

▲赵七一《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

▲赵七一《唐 李白·静夜思》

赵七一书法中的“拙”非能力不逮所致,而是有意为之的美学选择。他的线条不追求光滑流畅的完美,而是在“抑扬顿挫尽在不经意间”中展现一种原始的力量。在赵七一的系列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如何将有意的“不完美”转化为独特的艺术语言——线条看似随意却内含筋骨,结构似乎松散实则暗藏机杼。这种“拙”的本质,是对自然状态的回归,是对过度人为雕琢的拒绝。

▲赵七一《幽静》

▲赵七一《吾之家乡》

赵七一绘画中的洒脱则体现在他对题材处理的自由态度上。在他笔下都不是对客观景物的简单摹写,而是经过心灵过滤的情感表达。他的山水“笔力雄浑,墨韵凝重”,花鸟“铿锵不至,婀娜有余”,人物则往往带有一种夸张变形的趣味。这种洒脱源自他对“师承百家”却又“不羁率真”的个性,使他的作品既扎根传统又不为传统所囿。

▲赵七一《何时醒》

▲赵七一《有感觉了》

同时,赵七一创作过程中“一手挥毫,一手把酒”的独特习惯,揭示了他艺术创作的本质状态。酒在这里不是简单的嗜好,而是一种创作催化剂,帮助艺术家打破理性思维的束缚,进入更为本真的创作状态。这种创作方式让人想起唐代“草圣”张旭的“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狂放,也令人联想到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浪漫。

▲赵七一《安逸图》

▲赵七一《索命图》

在当代艺术语境中重新审视赵七一的书画价值,我们会发现他的“拙气”实际上是对当代艺术过度精致化的一种矫正,他的“洒脱”则是对艺术创作过度商业化的一种抵抗。被称为“江南一怪”的他,其“怪”恰恰在于不肯随波逐流的艺术坚持。他的作品“不弃市井,不失大雅”的特质,体现了一种难得的艺术平衡——既能接地气又不失格调,既能被大众欣赏又不媚俗。赵七一的作品最终告诉我们:艺术最动人的力量,往往来自于那份未经修饰的生命真实与创造自由。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