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013)文化艺术学院 035200 社会工作 |考研备考攻略
更新时间:2025-07-11 17:28 浏览量: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56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是国际CDIO组织、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正式成员。
学校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
现有19个学院(部、中心),61个本科专业(其中招生专业52个),2.5万余名全日制在校生。37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16个;17个国家级、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其中国家级8个;6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另有3个专业已完成专家进校考查。
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现有教师1600余人,其中博士800余人,高级职称近600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科院百人计划、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突贡专家等近100人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气象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10余人,聘请100余名院士、长江、杰青等高层次专家为我校兼职教授。本校教师担任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20余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成立于2008年10月,前身是始建于1992年的社会科学系。 学校2003年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2004年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2008年招收汉语国院教育专业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生,2008年10月依托上述四个专业组建成立文化艺术学院。学院于2014年获得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7年获得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1年获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现有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科,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中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教育中心和艺术专业硕士教育中心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同时,学院设立地方文化研究所、社会工作与社区治理研究所、城乡发展与治理研究所、数智艺术及设计应用研究所、气象文化传播研究所等5个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
院系招生说明: 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教学主要采取龙泉校区跟班全日制研究生授课的方式进行, 学校不统一安排住宿。
学费:12000元/生/年
学制:2年
文化艺术学院基本信息博士点无学硕点无师资:
专业方向导师035200 社会工作代曦 、徐翀 、伍娟 、 陈会全 、刘江 、 罗伦 、席曾苹设计工作教育中心: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学位点坚持“创新、整合和融合”的专业发展理念,以需求为导向,设置社会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健康社会工作两个专业方向,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开展跨领域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强调人才培养中社会工作、社会治理和科学技术能力的协同发展。
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方向着眼于社会治理现代化,依托学校信息科学优势,通过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社会问题的治理之道,本方向特色鲜明,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运用科学技术从事社会治理领域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健康社会工作方向紧密回应二十大“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的新要求,重点培育老年健康、精神康复、医务社会工作、灾害社会工作、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等领域专门人才。
学位点当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单位,以及社会工作督导、教师机构、农村社会工作、灾害社会工作、民族社会工作等专业分委会(常务)理事单位和秘书长单位。本学位授权点多位导师入选各类人才称号,包括全国社会工作领军人才、成都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灾害社会工作专家督导、成都市社会工作专家、成都市社会工作优秀人才培养对象等。学位点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法国、美国、香港等行业开展较深入合作。目前有专、兼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为确保专业发展需要,学位点还聘请了本领域的知名行业导师5名,共同构建了专兼结合、理论与实务结合的师资队伍。
近三年教师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各级科研奖励5项。主持省级项目1项,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项,发表教改论文13篇,编写并出版教材2部,获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
学位点积极利用专业优势,发挥资政启民作用。近三年,提交咨政提案20余份,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2份,主持制定省级部门“十四五”规划1份,省级行业标准2份,市区级行业标准近10份。通过项目合作等形式直接参与社会建设与服务,三年来,横向项目经费近千万元,在提升民生福祉、普及慈善知识,弘扬传统文化,助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全日制统考计划含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1人。
(一)初试考试科目: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 二)
③ 331社会工作原理
④ 437社会工作实务
(二)复试考试科目:
① 笔试: 社会工作概论;
② 综合面试
(三)加试考试科目:
加试1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加试2 :社会心理学。
一、科目的总体要求
社会工作原理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课。社会工作原理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对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检测考生运用社会工作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创新意识和研究素质。具体要求:理解社会工作的产生背景、特点、目标、功能及领域;理解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及伦理守则;把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把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理解社会工作与实务研究等。
二、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原理共包含二个部分的内容,其中《社会工作基础知识》(70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80分)。
第一部分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70分)
(一)社会工作的产生、内涵、原则
1、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2、社会工作的内涵与构成
3、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
4、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5、社会工作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专业伦理
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意义与内容
2、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及伦理守则
3、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三)社会工作的理论
1、社会工作理论的涵义及功能
2、以个人心理为主导的社会工作理论:心理分析理论、认知行为理论、人本主义等
3、以互动关系为主导的社会工作理论:系统和生态视角、优势视角、标签理论、沟通理论等
4、以社会结构为主导的社会工作理论:马克思主义、增权理论、女性主义、发展性社会工作等
(四)社会福利制度
1、社会福利的内涵、分类与功能
2、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
3、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发展
第二部分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80分)
(五)个案工作方法
1、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2、个案工作的阶段及工作
3、个案工作的技巧
(六)小组工作方法
1、小组工作的理论、模式、特点功能
2、小组工作的过程、特点及任务
3、小组工作的技巧
(七)社区工作方法
1、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2、社区工作的阶段及工作
3、社区工作的技巧
(八)社会工作行政及督导
1、社会工作行政的内容
2、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
3、我国的社会行政
(九)社会工作研究
1、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
2、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式
3、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
三、题型结构
本考试采用主观试题的形式,注重考察考生对社会工作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强调考生的社会工作专业思维以及分析具体社会工作议题的能力。
考试满分150分,包含两种题型,其中:简答题约60分、论述题约90分。
四、参考书目
《社会工作概论》 第三版 王思斌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年;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2024版),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中国社会出版 2024年3月。
一、科目的总体要求
社会工作实务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课。社会工作实务考试目的是测试考生对社会工作通用过程,社会工作不同的实务领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及专业服务规划设计的掌握情况,检测考生服务规划设计及解决不同领域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具体要求:理解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把握通用过程的阶段;理解不同服务对象及不同服务情境的问题需要、把握不同服务对象及不同服务情境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并能运用分析实务中的典型案例;把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与规划设计等。
二、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实务共包含二个部分的内容,其中《社会工作实务基础》(90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规划与设计》(60分)。
(一)第一部分 《社会工作实务基础》(90分)
1、通用过程模式及四个基本系统
2、通用过程的阶段
3、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4、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5、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6、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7、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8、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9、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0、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1、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2、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二)第二部分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设计》(60分)
14、服务项目设计的三个维度
15、服务项目需求评估的基本框架
16、服务项目设计的搭建逻辑框架
17、服务项目设计的建立服务关联
18、服务项目设计的巩固服务成效
三、题型结构
考试满分150分,包含多种题型,其中:简答题约60分、案例分析题约50分、论述题约40分。
四、参考书目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2024版)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中国社会出版社2024年3月;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的设计: 实践逻辑与理论依据》 童敏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9月。
复试方式:
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采用现场复试形式。
复试内容具体要求:
1.专业课考试(满分100分)
专业课考试安排在3月31日14时—17时龙泉校区第一教学楼L1105、L1106室进行;
(1)专业课考试科目以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复试科目”为准。
(2)专业课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由学院在校内安排考场组织考试。
(3)已参加过我校复试的调剂考生,若调入专业与之前已复试专业的复试科目一致,则考生调入专业的复试成绩按已复试专业的复试成绩计算,不再重新组织复试。
2.综合面试(满分300分)
综合面试时间:社会工作:4月1日13时30分—4月1日18时;
主要包括对考生专业能力、外语听说水平、创新精神与能力、非业务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满分300分,其中外语听说水平测试50分。综合面试每名考生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综合面试小组可根据面试情况合理调整时长。
同等学力加试具体要求:
(1)同等学力考生(是指学历为专科或本科结业考生)须按要求参加同等学力加试,加试科目以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加试”科目为准。
(2)加试单科成绩满分为100分,单科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加试必须为笔试,由学院在校内安排考场组织考试。
注: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加试课程任意一科低于60分者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复试。
加试科目1安排在4月1日9时—12时龙泉校区第一教学楼L1206室进行;
加试科目2安排在4月1日13时30分—16时30分龙泉校区第一教学楼L1304室进行;
录取原则:
考生总成绩由初试总分与复试总分分别折算为百分制后加权计算得出。
初试权重为60%,复试权重为40%,总成绩按照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计算。总成绩计算公式如下:
初试总分500分专业:总成绩=(初试总分÷5)×60%+(复试总分÷4)×40%
初试总分300分专业:总成绩=(初试总分÷3)×60%+(复试总分÷4)×40%
复试总分=专业课考试成绩+综合面试成绩
复试线:
国家线(A 类考生)情况:
2025 年:总分不低于 323 分 ,单科(满分 = 100 分)不低于 40 分,单科(满分 > 100 分)不低于 60 分 。
2024 年:总分不低于 330 分 ,单科(满分 = 100 分)不低于 45 分,单科(满分 > 100 分)不低于 68 分 。
2023 年:总分不低于 325 分 ,单科(满分 = 100 分)不低于 45 分,单科(满分 > 100 分)不低于 68 分 。
2022 年:总分不低于 335 分 ,单科(满分 = 100 分)不低于 46 分,单科(满分 > 100 分)不低于 69 分 。
2025年录取情况:
2025 年文化艺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情况(第一批):
全日制:共有 26 名一志愿考生进入复试。初试最高分 400 分,最低分 323 分。
非全日制:有 9 名一志愿考生进入复试。初试最高分 405 分,最低分 328 分。
2025 年文化艺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考试复试成绩(第二批):
非全日制(调剂):共 3 名考生。初试最高分 376 分,最低分 350 分。
全日制(调剂):共 4 名考生,均为退役大学生计划。初试最高分 308 分,最低分 297 分。
2024年录取情况: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24 年文化艺术学院 035200 社会工作专业拟录取情况:
全日制:拟录取 21 名。全日制初试最高分 413 分、最低分 341 分。
非全日制:拟录取 9 名。非全日制初试最高分 392 分、最低分 3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