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凡书要拙多于巧,第十三届优秀行书都是怎么写的?

更新时间:2025-07-12 07:13  浏览量:1

“凡书要拙多于巧”这一古言,揭示了书法艺术中质朴与工巧的辩证关系。

全国书法篆刻展览作为中国书法领域的最高平台,其行书作品集中反映了当代创作的最高水平与审美取向。

第十三届国展中,行书作品整体呈现返璞归真之势。形式上摒弃繁复装饰,回归素纸单色书写,取法上融汇碑帖,笔法厚重而不失灵性,创作中更以自然书写替代刻意设计。

本届国展行书作品在形式语言上呈现出显著的去装饰化倾向。与往届过度依赖拼贴、染色等工艺处理不同,此次展览强调书写本身的纯粹性。

据统计,约三分之二入展作品采用八尺中堂或条幅形制,材料多为素纸或单色仿古宣纸,鲜见繁复做旧与拼贴。

这种简化形式的手段,使观者注意力集中于线条本身的质感与结构关系,抑制了“过度设计”对书写本质的干扰。

部分优秀作品将碑体的雄健筋骨与帖学的流畅连带相结合,既保留金石气的苍茫质感,又通过行草笔势赋予作品灵动之气。实践表明,这种融合有效拓展了行书的表现维度,使其兼具法度严谨性与艺术表现力。

“拙”在本届行书中的核心表现,首推书写性的回归。部分作品以率意用笔表现质朴趣味,甚至保留偶然滴墨痕迹,呈现日常书写的真实感。

这种不事雕琢的创作态度,使作品脱离“展览体”的刻意工巧,更贴近“书为心画”的本质。

在笔法层面,“拙”体现为碑体笔法的自觉运用。

大字行书常以篆隶中锋强化线条厚度,避免帖学过度飘逸导致的浮滑。如部分作品将碑刻的苍茫与帖学的流畅结合,既保留雄健筋骨,又通过行草连带赋予灵动之气。这种笔法选择使作品在视觉上呈现“重”“厚”“涩”的质感,恰是“宁拙毋巧”理念的实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第十三届优秀国展行书(部分)。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