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壶:李伏伽先生在似俗还雅、似雅还俗中,到了书法艺术的上层
更新时间:2025-08-06 15:36 浏览量:1
8月2日下午2:30,《水一方谈书系列公益讲座——嘉州五老七贤之遍能尚人、李农罕、李伏伽》在今古传扬艺术空间开讲,来自德阳、成都、攀枝花等地的听众济济一堂,认真聆听周一壶老师的精彩讲说。讲到李伏伽先生,周老说,了解李先生的一生,常让人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李先生出生于马边,少时为求学,家人为其筹备盘缠后,将钱财绑系其腰间托付马帮带携外出。山路颠簸难行,坚硬的铜钱在腰间摩擦生疼,甚至磨破了皮肤,李先生却硬是凭着极强的意志力,一声不吭直到旅馆。
作为一个文化人,李先生又有着极大的福分。他得以跟随清末民国初著名经学家廖季平先生学习,其貌不扬却因诚恳治学得到廖先生的认可,成为廖先生东床快婿。
讲座过程中,周老还带大家品鉴李先生的书法。周老说,李先生的字,亦如其人生,在似俗还雅、似雅还俗中,走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上层。随意、懒散的书写状态,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洒落,平淡自在,达到人书俱老,炉火纯青的境界。而这种安静、闲适、自在,需要极高的文化和修为,这是我们很多人难以企及的。
李伏伽先生在对自我做介绍时,曾说“一生做过教师、校长、记者、编辑,亦在机关呆过。平生无嗜好,唯好读书写字。”他曾著有《旧话》一书,回顾了自己的前半生,也记录了二十世纪上半叶马边小城的真实历史。
李先生一生读书、写字、作文、做事精诚如志,直到88岁才搁笔。周老读其遗墨感慨:“耄耋之年遗墨痕,愈形质朴愈精神。铅华脱尽涵元气,应是高人固本真。”
讲座同时,《陈仕恩、江罗四字画出陈嘉州》也在今古传扬艺术空间开展,展出陈仕恩老师书法作品、江罗四老师国画作品共32幅,画展截至9月5日结束,感兴趣的朋友可前往参观。